这次回娘家来去匆匆,青璃本想听公公淳于老将军和婆婆文氏的话多住几天,不过莫如湖和刘氏总是觉得出嫁的女儿总在娘家住着不吉利,虽然他们从内心来说,很愿意和女儿在一起,可还是忍住了。
第一天到达莫家村,青璃一行人受到全族人的欢迎,她感慨颇多,因为这次回去,她的身份发生了一个变化,从莫家族长的闺女,变成了少将军夫人。
族人很是忙碌,此时正是整地的时候,众人围着青璃聊了几句便匆匆散去。淳于老将军第一次来,喜欢上莫家村的山水,他根本想不到这里原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
进村是平坦的大路,已经铺上了青石板,进到村口便能看到一排排整齐的青砖瓦房,族人家里都是大院子,门口处栽种了一些花花草草,景色优美。
院子里干净整洁,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棚架,夏日炎炎,在郁郁葱葱的棚架下面乘凉,喝着冰凉的果酒,那滋味一定很美。没有其余村里的脏乱,家家户户窗明几净。
原来族人在家里养着鸡鸭猪,清理得再干净,也会有点不好的味道。这次族里把牲畜统一集中在了半山腰的僻静处,采取放养的模式,自给自足,平日里谁家嘴馋了,想吃上一只,只要登记就可以。
在莫家村的一侧,是广袤的大山,山上有各种草药,山鸡野兔,野猪獐子,都是青璃曾经放过的,当初是为了方便族人,慢慢的,这些从空间里出来的牲畜也繁殖出了一定规模。
其中野猪繁殖最快,有时候十几只野猪下山,到山脚下祸害庄稼,被族中子弟猎杀。这么多头野猪,族人吃不完,卖出去那点银子族里看不上,莫如湖很大方,分给族里的媳妇们,让她们孝顺娘家人。
现在莫家村有未出嫁的闺女,未娶亲的小伙子,那简直相当抢手,不过族人要求也变高了,首先一点,对方必须认字,只有识字的人才能看书,从而明事理。
让淳于老将军感到不可思议的不仅仅是莫家村的环境,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是有浓浓的亲情。在村里,若是有一个上年纪的人拎着水桶等物,只要有路过的族人看到,必须帮着提上,谁也不用和谁说客套话,互相帮衬,对他们来说都是小事,似乎本就应当如此。
族里的老人们已经随着商队和镖师队伍去京城游玩,剩下的小伙子们在镇上,凤阳城的铺子奔波。留在村里安心种地都是中年汉子,他们勤劳朴实,没有丝毫不满,偶尔和淳于老将军吃酒的时候,众人一起闲聊,他们总是说,种地才是庄户人家的根本,他们不会做生意,留在村里守住后方,把机会留给族中的小伙子们,看他们去打拼。
族里有专门的活动中心,偶尔闲暇或者开族会之时,族人聚集在那边,吃酒打牌,做一些运动。在一排整齐的房屋前面,修建了一个平坦的小广场,上面有各种设施。青璃仿照现代小区楼下的健身器材,画了草图,让人打造。
每天清晨,人们早起,会先绕着小广场跑上两圈,媳妇婆子们比较矜持,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晨练过后,舒服一整天。
淳于老将军在莫家村住上瘾,坚决不要回到平阳,他和文氏留下来。每日里到处转悠,找人吃酒打牌,一起锻炼,去后山采摘药材,打猎,一时兴起,跟着村里的汉子们下了田,每日都过得很是充实。
族里还是从前的老样子,族人对这样的生活满足,也无人因为一点蝇头小利争吵。每隔一段日子,会定期召开族会。目前族里很重视对小娃们的培养,在平阳,凤阳等地,挖来好几个有学问而有不浮夸的先生,各人有专长,德才兼备,以前只知道下河捞鱼,打鸟,调皮捣蛋的小娃们,慢慢地也有了教养。
淳于老将军和文氏要留在莫家村,二人要等候甜瓜成熟,青璃只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村里。她特地绕远,去凤阳城看了一眼求学的小弟子喜和念阳,又调转马头直奔平阳城。
一晃就到了五月,天气也越发炎热。
青璃脱下春衫,换上夏天的轻薄衣裙。府上花园里的各色花都开了,姹紫嫣红,一府馨香。
淳于谙仍旧在溧水城,没有归来。北边小国退兵,大秦军队人数瞬间减少,为了弥补不足,大秦皇上在全国范围内征兵,这次是强制执行,百姓们怨声载道,民怨已经升级到一个顶点。
青璃以为,对方征兵,大周也会陆续展开,谁想到等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到城北大军有任何动静。淳于谙来信说了这件事,就目前而言,大周军队人马已经饱和,若是再征兵,不说后备军需,就是军饷上,也有一个大缺口。
归根结底,皇位之争,让大周的国库干瘪,没有银子,干什么都不硬气。偏偏耶律楚阳无可奈何,有钱有权的百年世家云家,米家都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卸磨杀驴这样的事他也不能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北地的新粮种上。
今年的新粮种,青璃扩大了种植面积,她心里很清楚,今年是最后一年,趁机赶紧捞够银子,明年新粮种就不再属于她自己,上交到京都,慢慢在大周开展种植,以后种植广泛了,所谓的神仙米也不会是现在的高价。
听说大哥莫子归被派来监督北地新粮种的种植,青璃一直没有见到人,曾经问过麦冬,麦冬回复说她大哥在解决鬼罗刹的内部事务,等过段时间,兄妹二人自然有相见的机会。
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