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猎艳录>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入城

我道:“让他们影响军心煽动士兵也不是个办法。.qΒ5、f="target="_k"”贾诩道:“主公不是有个大汉安阳驸马的幌子吗!是时候拿出来了。”

我笑道:“本将军不但有驸马的幌子,还有当今天子手书的衣带诏,一直忘了没拿出来呢。”

贾诩早就听说过衣带诏,可没亲眼见过,他一直以为那是董承假冒圣旨伪造的呢,皇帝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跟曹cao为敌?贾诩有点不信。董承可就不一定了,他们是老相识了,以前都是董卓先生西凉军的旧部。说好听是旧部,其实全他的是董卓老贼的余孽。

在贾诩的眼中,出身西凉董军的这些人那个不是头顶生疮脚下流脓,除了好事干不出来,什么都能干。一个个的胆大妄为,无恶不作的。比起李傕、郭汜、段煨、樊稠、杨奉、韩暹这几个,董承算是三好大臣了,至少他没骑在皇帝的脖子上拉过屎,尿过尿。

可贾诩觉得,这也只是老董装的比别人好。其实哥们的心肠未必就比以上那几位三国超级奸佞强到那里去。

他董承能有衣带诏?!

别说皇帝不会下这样的诏书,就算是下了诏书,也不可能给董承!除非汉献帝是个先天白痴,看不出老董的真实嘴脸来。

贾诩翻着白眼想,我董哥会为汉室效命,我宁愿相信董卓和吕布都还健在!

贾诩在马上晃晃悠悠的接过我的衣带诏,嘴撅出一丈多长,眼睛迷城一条缝去看。那意思仿佛在说,定是假的。

“这——这真的是陛下所写的,诩在洛阳的时候曾经见过万岁的笔迹,半点不假,半点不假。”贾诩的眼睛首次瞪得跟牛眼一样大,快赶上张飞和周仓了。听他这样说,我才敢确认这玩意是真的。别是为了鼓舞士气胡扯吧?我带了带马缰,凑过去,悄悄道:“说实话,这东西是真的假的?”

贾诩咳嗽道:“真的倒是真的,可是诩的心中有个疑问。既然诏书是真的,怎么马腾一直没提起过呢,他不是整天嚷嚷忠君爱国,与社稷共存亡吗?有了这份诏书在手,曹cao国贼的身份,就算是确定了,他再不能拿着大汉丞相的幌子招摇撞骗了。”

我心想,要是有复印机就好了,复印几十万份,分发到全国各地,再在电视上召开个记者招待会,把曹贼的罪行于黄金时段新闻联播上一播,再找上几个苦大仇深的忠臣一顿哭诉,说出他毒打皇帝,虐待皇后的暴行!如此一炒作,他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可是现在一张诏书,总不能挨个的拿给天下诸侯去看吧?

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就公开打出‘大汉安阳驸马奉衣带诏讨伐国贼曹cao’的旗号来。反正我们手上有真的衣带诏怕他怎地。”

贾诩道:“做的大一点,醒目的一点,多做几副。在派一些奸细混入民间给百姓中间宣传一下,就说曹cao把皇后给骑了,每天都在毒打皇帝。假话当做真话来说,一定把他搞臭。”

厉害!我吸了口气道:“坚决赞成。”

命令传下去不到一个时辰三副条幅就做好了,是崔琰亲自写的,字体方正,雄浑有力,充满了剑拔弩张热血豪情。

贾诩看着挺满意,心想,这下不怕曹军的奸细在造谣生事扰乱军心了。

一到白马城,文丑首先想到颜良。他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相濡以沫的战友。老战友就葬身于此。他想起颜良手持大刀秀袍金甲,南征北战所向睥睨傲视天下,两人何曾把谁放在眼中。曾几何时,都是一心想着要和主公袁绍一同席卷天下,饮马长江的。没想到官渡一战,全师败北,兄弟竟成永诀。

他觉得心脏一阵抽搐,似乎渐渐的裂开,涌出了滚t的鲜血。

“颜良兄弟,为兄又回来了,你等着看吧,河北军必当横扫中原,独霸天下。你未竟的心愿就由为兄来完成。”

三面环水的白马城位于黄河岸边西南端,除了西面地方有一些孤独零星的岛屿一般的丘陵矮坡之外,三面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东南渐低,缓缓的向黄河北岸倾斜。在这平展开阔的平原上,从黄河分支出来的大小河川,蜿蜒似长蛇般流经白马城,然后汇聚起来在转一个大圈子,注入洛水。

白马城的配套设施很齐全,垛口上千,箭楼四座,曹cao又在城外,筑起周长千米的土筑围墙。形成坚实的外城屏障。之后是护城河,水流很急。都说了这里水力资源丰富,曹先生岂能不利用一下。

土黄se有些发白的夯土层,看起来足有五六米,别说两墙相夹的御道,就是单独的一个围墙,也足以跑马。曹丞相下了大功夫修建,要攻破不易。

徐庶沉闷道:“只宜智取,不可强攻,要不就要蚀老本了。”文丑道:“李典被打怕了他是不会出战的。”徐庶沉思道:“要避免攻城,不一定让他出战,容我回去设计一下。”

两人骑着马,站在一处高坡上,隔着老远窥探白马城,身后跟着两百名亲兵。亲兵身后,是一片营寨。营寨内人喊马嘶,叮当乱响,士兵们正砍伐树木打铁搭建帐篷,忙着建造营寨。夕阳西下,身后的所有人都被一片红光所笼罩,仿佛天边正燃气熊熊无边的烈焰。

文丑和徐庶进入帅帐,就有特种兵探子闯进来报告:“汲县县令梅成想要和李典抢功,纠集了一万人马,超西面山间小路向我军后寨袭来,看样子想要偷袭。”

文丑点头笑道:“一万人来劫寨,这个县令梅成是


状态提示: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入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