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血裔>第六百八十六章 状告

“你这个后生,怎么如此固执呢,我们都说了,告不成的,算了算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地里还有伙,我们要去地里干活了。”

“诸位,我乃是大明鄂中巡抚周昌,此次前来,为的便是彻查鄂中士绅作恶之事,只问冤情,不问身份,若是你们敢告他们,也许就能拿回自己的土地,若是不敢告他们,那就回去继续给人种地吧。”

来之前周培公也想过了,若是他畏首畏尾,未必能够有什么好的效果,那些士绅虽然现在和大明朝廷虚以委蛇,但是绝对不会给他们拿到实质的证据,这也就导致了朝廷想要拿下他们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角逐。

虽然自古民不与官斗,但是现在大明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且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时间,所以周培公也只能挑起民愤来,一举拿下他们。

当然这件事开头很难,普通的百姓都是过惯了受人压迫的日子的,况且太多太多的现实告诉他们,凭借他们的本事根本斗不过这些有权有势的,只能忍声吞气以求全家周全。

哪年都有几个不信邪的要去挑拨那些大家族的权势,最后被沉江的、被活埋的都不在少数,一年又一年,人心也就冷了下来。

所以周培公喊完了这句话之后,周围的人全都愣住了,有的人害怕惹祸上身,甚至开始转身跑回家中。

周培公也不怎么意外,这些百姓吃多了苦头,要是这么轻易相信别人反而有些奇怪。

“本官封大明皇上之命前来彻查鄂中士绅,手持尚方宝剑,上斩贪官,下斩恶霸,绝不姑息,你们难道也想要自己的子孙跟自己一样,每年吃不饱穿不暖,最后连媳妇都娶不上,让你们家断了后么?”

法都搬了出来,跟百姓说那些士绅不敢跟朝廷作对他们未必相信,如今提出了戏文里面常用的尚方宝剑,更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地位,也就能够鼓起他们的勇气。而且中国人不论是什么朝代,最重视的就是后世子孙,虽然百善孝为先,但是绝对不会亏待了后世子孙。那些士林众人更加重视孝道,而普通的老百姓更重视的是儿孙后辈,因为他要仗着自家的儿孙养老。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为了自己的孩子,都有些父母愿意铤而走险,周培公也算是把他们的心思分析了一遍,把准了他们的脉,否则说些假大空的承诺,那些人未必会站出来响应。

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了:“大人,我愿意作证,三年前张家勾结官府侵吞了我家十亩良田!”

“可有罪证?”

那个人突然面色一暗:“他们逼着我家用三两银子的价钱卖了良田,并无罪证。”

“文契可还留着?”

“文契还在!”

“这便是罪证,来人,将张家的家主拘来!”

锦衣卫下手很麻利,到了张家亮出了身份,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把人给拘了来,这个功夫,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看热闹的事情可不能错过,而且这种热闹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利益。

张家的家主张胜如今已经五十岁的年纪了,看着眼前的情况还有些不明白,一脸怒气地喊着:“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对我动手,知道我是谁么?”

周培公淡淡地笑了一声:“你知道拘你来的是什么人么?”

“锦衣卫。”

“锦衣卫是什么人?”

张胜一下子就傻在了那里,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他虽然不怎么读书,但是这一点还是知道的,要不是周围的人扶着他只怕他已经倒下了。

周培公得势不饶人:“今有百姓状告你强买土地,可有此事?”

“没有,没有!草民可是良善之家,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危害乡邻的事情来,肯定是没有的事情。”

“哼,没有,文契在此,你还敢狡辩?”

“冤枉啊大人,当初天灾,地里面粮食都没什么守城,他家为了买粮食过冬,这才把十亩地卖给了我,我也是不忍乡邻受苦,如今竟然被刁民告状,真是没天理了!”说着竟然要哭了起来。

“休得聒噪!”周培公喊了一声:“千年田,八百主,你等买卖土地不关本官的事情,但是这买卖的银两可就关本官的事情了,我来问你,什么样的土地才三钱银子一亩?”

一两银子可以买的大米换算到后世差不多二百斤,三钱银子也就是六十斤大米,就算是古代的土地生产率不高,这也是南方,一亩地差不多能产五百斤大米。

也就是张胜用三两银子,能够买六百斤大米的银钱买了能产五千斤大米的地,而且这还只是一年的产量。

不过按照常理来说,这也不算是什么问题,毕竟灾荒年,许多财主就指着这样发财,他们只要干上几次这样的买卖,就能当一个小地主了,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就只能给他们当佃户,从此地里的大米再也和他们没有关系,只剩下一点点工钱了。

张胜一脸冤屈:“大人,这可不能怪我啊,城里的人大多数都这么干过,再说了灾年的大米能和太平年间的大米价格比较么,我给他们的是救命的银子,换十亩地不贵吧。”

“按照大明律,低于市价收购土地者,按照谋害良善百姓罪名处置,主犯处斩,家人发配三千里!”

张胜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这个大人就是来找茬儿的,也不再求饶:“哼,城里的大户都这么干,若是大人你有本事就把他们都给杀了,若是没本事,就别在这里充什么英雄,否则就算是杀了我,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六章 状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