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寻娇>第二百三十四章 兵进雒城
”沈鹰长枪一举,七千多骑兵轰然而动,竟然没有一个人留下或者回营。这是什么精神呢?这就是军人的血性,这就是军人宁折不弯的精神。沈鹰感动的擦了擦湿润的眼眶,高喊道:“出发!”铁骑轰然而动,旌旗随即起飘起,战斗将再次验证军人的价值。赵雨此时虽然跟在沈鹰身边,却出奇的没有哭也没有说话,显得特别的安静。这一切沈鹰都看在里,心中不由一阵感慨,暗叹道:小雨也长大了,也懂的从大局出发,真是难为她了。现在只希望子龙能够撑住,否则对小雨的打击将会太大,太大了。

****

深夜五更,同样的天空,同样的时间。高顺和潘璋的部队赶到了雒城五里处,茫茫的大雾给这次偷袭战提供了绝妙的天时。很快潘璋带着一队三百人左右的败军,大张旗鼓的朝雒城而来。城门的守将听到响声,立即打起火把在城头喊道:“来人快快停住,再上前一步就放箭。”穿着破烂的蜀军服,举着残破的蜀军旗,这几百人全都是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潘璋在听到城头的喊声时,立即骂道:“**你娘个龟儿子,你他他m的瞎了狗眼吗?自己人都不认识吗?老子待会进城非得叫吴将军把你个剁了。”城头那守将一听,忙丢下一支火把,在火光之中见穿的全是自己人的军服,抗着的旗帜虽然破烂,上面哪个刘字还隐隐可见,尤其刚才那人操的口音完全一副成都土话,心中不由一惊,生怕得罪哪位将军的亲信,那就真的小命不保。

那守将正在犹豫要不要问是哪个将军手下时,潘璋再次喊道:“快快开门,我们是今晚刚出成都来的援军,刚才随吴将军出战,没想到吴将军中敌人埋伏,我们残败而归,再不开门,敌军就要追过来来了。”那守将今晚也没好睡,刚才就闹敌人偷袭城东大营,各部队前去救援,没想到这么快就败退而归,心中大骂之余,心下也不在怀疑。“快开城门,让部队进城。”听到城门上的叫喊声,潘璋不由暗叫诸葛亮果然神算,没想到几月攻不下的城池,今夜将不费吹毁之力而得。

当然天公作美也是帮助不小,要是在星光灿烂的夜里,此计肯定是行不通的。焦急的等待过后,吊桥终于落在了护城河上,潘璋打了个手势,士兵纷纷手握刀柄,急冲城门而去。“杀!”开城门的几个蜀军仍然还在半梦半醒之间,已经做了刀下鬼魂。潘璋提着钢刀,左砍又劈,连杀数人,这时做信号用的火把也被点燃。高顺见到信号,怒吼道:“将士们立功的时刻到了,杀啊!”三千轻骑兵冲在最前面,后面是高顺部的陷阵营,战局就在刹那间展开。

轻骑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城门,把刚集合好的蜀军冲的七零八落,潘璋率队非快的爬上了城楼,把城门上的蜀军杀散时,高顺的大军长驱而入,夺城战宣布开始。夺城虽然重要,但吸引敌人外军回援更重要。因此江东部队进城后,除了杀敌之外就纵火,此时城内的守军虽然还有几万兵马,但因为没有主将指挥,江东军很快就把蜀军杀的大败而逃。大战开始不到半时,江东部队迅速的抢占四门出口,并在整个城内点燃起滔天大火。此举虽然会让很多百姓遭到灾难,但却是无奈之举。

雒城城内鸡飞狗跳,百姓流离失所,大街上到处都是逃亡大火的百姓。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之中,惊醒的百姓都是直接从被卧中逃出,成群结队的百姓哆嗦着奔跑逃命。还好江东军军纪严格,并没有发生什么哄抢和欺压百姓的事件,否则遭难的百姓真正要活在水热火热之中。江东军军纪好,不代表蜀军的军纪也好,败军在城内四处逃窜,见人就抢,使得百姓惨叫之声不决与耳。高顺亲率领部队占领雒城将军府后,立即下达攻占全城的命令,并且下达投降者一律免死之令。

很快守军就大规模的缴械投降,一排排在睡梦中惊醒的士兵,此时都还穿着薄衫,这也是他们败亡如此迅速的主要要因之一。守军的蜀军既没有统一的指挥,更在寒冷的冬季中从被窝从突然惊醒,没兵器不说,光没衣服和没有穿好鞋子就被迫起来而战的,就已经占守军的一半以上,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拥有超强战斗力的江东军又岂能不完胜。投降的部队很快就被集合到了校场,顶着猛烈的寒风,士兵们都哆嗦着缩成一团。高顺到场后,见蜀军如此惨状,立即吩咐煮粥和前去寻找一切可用的衣服。

高顺随即喊道:“蜀军的弟兄们,我们没有恶意的,我们江东大将军王乃是仁义之主,是获得天朝皇帝玉封的驸马,是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王。我们本是应刘季玉所请,前来讨伐汉中米贼张鲁的,但结果你们的刘大人,听信奸佞之言,偷袭我江东部队,以使我数万大军伤亡,这才使得我们不得不战。但这一切都不因该由你们来承担,你们是没有过错的,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躲在成都的刘季玉,也就是你们的刘大人。只要你们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我们不但接纳你们,就是有想回家的,我们也愿意发放路费,去留都可以。现在我已经让人去给你们找衣服和煮热粥去了,待你们穿暖吃好后,去留你们可以自便,江东军绝不在为难你们,因为你们跟我们是一样的人,都是穷苦的百姓,都是有父母孩子亲人的。我们江东部队绝不乱杀一个投降的人。”

高顺一番真情流露的讲说,让校场上的那些蜀军俘虏人人感动流泪,有的甚至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兵进雒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