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重生之围棋梦>201.第201章 中国古棋的精髓
过李小强的“长期熏陶”,张志东慢慢对中国古棋产生了一点兴趣。不过他从小养成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日本围棋的那一套依然奉为真理。

日本围棋看不起中国古棋,在这个年代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现在听李小强这个“古棋传人”说,中国古棋好像也曾经看不起日本围棋。。。

张志东的理智告诉他,李小强这明显是准备瞎掰。不过他作为一位爱国的好青年,他还是非常想听听自己祖先的“光荣事迹”。哪怕是满足一下自己的yy心理也好。

“嘿嘿,你这个“日本围棋专家”好像不够称职啊。在中国古棋的高峰期,中国古棋和日本围棋虽然没有直接交流过。不过间接交流还是有的。你不要忘记,日本围棋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隐退事件。当年的“井上家”家主。。。”

“你是说,古琉球围棋。。。”

“哈哈哈,你终于想起来了吗?”

中国古棋和日本围棋曾经有过一次“间接交流”。这次间接交流的桥梁,就是古琉球。古琉球就是现在日本的冲绳,不过在古代,它曾经是一个国家,不仅是一个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属国”。

琉球这个国家虽然小,棋风却是很盛。在历史上,日本围棋和琉球围棋有过很多次交流,由于古日本围棋是“官办”,这个在日本的围棋历史中都有记载。

道策是古日本的第一个“棋圣”,他的实力超群,对于他的棋力,一直到现代评价都是很高。他被认为是“具有十三段水平的名人”。这种说法当然是有很大吹牛的成分,不过还是有一定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因为他在他们国内根本没有对手,当时排名第2的是八段,也就是日本的“准名人”。道策曾经让他们的“准名人”2子并且战而胜之。这就是“十三段水平”的来由。

日本建立段位制度以后,对于“棋份”是很看重的。不同段位之间的交手,“棋份”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九段和八段下棋,是“先相先”,和七段呢,就是“定先”,接下来依次是“先二先”,“二子”,“二三二”。。。。

让两子的“棋份”,就是四段到五段的差距。道策能够让八段两子并且战而胜之,按照日本的规矩,说他有十三段水平也不过分。当然,到底是道策的水平太高还是那位“准名人”的水平太差,在这我们就不评价了。

道策的名气传到琉球,当时琉球国内的第1高手跑去日本。想要弄一张日本的“免状”。“免状”就相当于现在的段位证书。日本的“四大家”都是有资格发放段位证书的,不过他们规定,五段以上,也就是他们认为的“高段”,只有“棋所”才有资格发放,并且要通过“御棋城”城的比赛才能算数。

琉球第1高手的心很大,他要求弄一张“高段”的免状。因为这属于“国际交流”的范畴。日本方面当然要区别对待,于是派了道策出马。道策和“琉球第一高手”下了两盘棋,都是让四个子,结果是一胜一负。这下让琉球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不好意思要“高段”证书了。因为他自己都能感觉到,人家道策是在让自己。第一盘赢了以后,第2盘明显游刃有余,人家是手下留情了。

琉球第1高手回到他们国内后,这样的成绩当然不好交代。那没有办法,只好把道策和日本围棋的水平吹得神乎其神。他毕竟是“第1高手”,在他们国内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以前琉球围棋都是学习中国古棋的,这下好了,全部改学日本围棋了。

又过来几十年,琉球的新一代“第1高手”再次跑到日本,为一张“高段”的免状孜孜以求。这次出面的是道策的弟子,他的水平不如师傅,不过依然不负使命,让三个子依然赢了琉球第一高手。这盘棋在历史上很有名,赢得很惊险,棋谱也流传了下来,在日本被称为“征服下手的名局”。

琉球围棋继续卧薪尝胆,继续孜孜以求。又过了几十年。第3代“第1高手”再次跑到日本。这次的情况终于不一样了。在这个时候,日本的“本因坊家”正好处在一个低谷。日本的“四大家”为一个“棋所”斗得很厉害。由于前面两个例子,和琉球围棋交流的机会,也被他们认为是“刷声望”的一个大好时机。通过一番明争暗斗,这次“交流”的机会被“井上家”抢去了。

井上家本来是想“刷声望”的,结果没有想到。。。

这次琉球来了2个人,和“井上家”的家主以及“迹目”下了两盘棋。“迹目”就是“接班人”或者“少掌门”的意思。比赛结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这次是日本围棋被揍得满地找牙。“井上家”丢了日本围棋的脸。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琉球围棋终于如愿以偿了!

当他们讨要五段“免状”的时候,井上家苦着个脸,因为他们不是“棋所”,没有资格颁发高段证书,只好经过私下协议,给琉球围棋颁发了四段证书了事。

尽管只是四段证书,这次胜利在琉球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让琉球围棋的自信心膨胀起来。他们学习了几十年的日本围棋,和很多学过日本围棋的人一样,只要学过那样的“书房棋”,就对中国古棋看不上眼。

不要说那个年代,一直到现代都是这种情况。“书房棋”这种情况,不仅业余围棋有,“职业书房棋”其实也不少。

琉球围棋在日本出了一次风头,觉得应该来中国扬名


状态提示:201.第201章 中国古棋的精髓--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