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惨剧发生的时候,刘坚刚刚将家里的女人们安抚好,回到彭城履行他作为彭城太守的职责。
得益于这一年多来的休养生息,彭城呈现出一片安静祥和的状况,某一刻,刘坚发觉自己成了多余的人物。
是的,在天朝,百姓们多是如此的容易知足,他们只要能吃饱,就不会给统治阶级增加麻烦,而极具讽刺意义的是,真正的麻烦,倒还真的是这群社会流氓们带来的,就比如这次,以大汉救世主和主人翁而自居的彭家子孙,却做了连普通强盗都不能做的事情。
哪怕来到这里几年了,刘坚仍有着极浓的**丝情结,对于当代的人们,就算他有着多于一千多年的见识,也绝对不敢轻视,就比如糜竺,对于如何治理地方,如何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糜竺、郑固、杨福他们比他更有经验。
而他大部分的时间,除了偶尔了解一些各地的情况之外,就是没日没夜的投入到写作之中。好在学生时代学的东西还算扎实,但要努力的将从小学到大学的知识全部回忆起来,也是一件极其辛苦的工作。
骑在他那匹闲得蛋要生虫的白骏马背上,刘坚得意的走在田间地头、村寨堡垒间,居然油然而生一股小人得志般的势头。
按照正常的历史,这本来是一片饥荒和灾难蔓延的地方,但因为他的到来,这里的人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看着勃勃生机的田野,感受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膜拜的眼神,恍忽之间,刘坚陡然而生一股豪气。
“这为天下黎民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就算肝脑涂地,我也值了。”刘坚暗暗的对自己说。
其实扪心自问的话,他除了带来了高产的红薯品种,以及任命了糜竺等一干能干的官吏,或者说还教育大家还原了几件有样的农具之外,他觉得,他对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大的贡献,但是,他所带给这个时代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曾经的**丝的他以为,作为上层领导者,是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电视新闻中见过种种装逼的领导们,一天到晚似乎不是在关心人民的疾苦,就是在全世界的关心国际友人,相对照之下,他觉得他自己真的太失职了,因为最长的时间,他呆在桃花岛长达近半年之久,根本没有关心一点治下的黎民,但是,彭城的发展势头仍是如此的喜人。
想了很久,他才明白,其实作为一个成功的执政者,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给大家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话,或许润物细无声,或者更确切的说,保持一腔公正的心,然后任用正确的官吏,再就是不给百姓们添乱,或许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如何种地,种什么地,如何使田地的产量更高,如何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百姓们比统治者更有话语权,身为统治者,只是维持一个良好的秩序,不让强盗和贪官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了,这社会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刘坚也暗暗的庆幸,还好他没有又呆又鲁的鼓励百姓们去慷慨解囊,周济周边国际友人,也没有借着打老虎或苍蝇之机大肆屠戮各正治敌人,但是他这放羊式的管理,反而更大的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过,也好在,彭城经历过战乱之后,各门阀大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这让地方上的宗族和门阀的阻力变小,但是落实在其它的地方,只怕是不行。
还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就算他对门阀和权贵们再不满,但是,在这个时代,掌握知识的人仍只是这样一些人,所以,就算不满,也只得捏着鼻子让糜竺任用这些人治理地方。穷人都没有机会去读书,哪能有这些本事。
但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稳定,他也在琢磨着最少在各个县府开设公办学校了。当然,他们非正式的方式,也收容了上千名孤儿,一方面统一管理他们,一方面也找些老夫子教他们识些字,虽然知道这样未必能有多大的作用,但未来要想养更得力的助手,也只有靠他们了。
刘坚倒也未必真的以为贫苦的孩子就是善良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之所以成为穷人,都是有原因的。但现在是战时,他们成为穷人,或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他并不以为这群穷人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就能成为合格的官员和吏员,但有一点就是,这群半大的孩子,大多是一张白纸,只要他们的人生还没有成为太糟糕的草根之前,刘坚相信以自己的一腔真诚,能把他们培养成为能符合他的要求的,真正的能为民请命的读书人出来。
所以,就算再忙,每隔几天抽出时间去看看这些孩子,顺便发放一些小礼品,并且借用他小的时候遭受过的洗脑的方法,再对这些孩子个洗洗脑,然后让旁边的人告诉孩子们,带给他们新生活的,是他们的孙(当然只能是孙了)大人,带领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的,仍是孙大人。虽然刘坚心里有数,其实所有的成就都是人民自己创造的,但是人们需要一个心中的神,那么刘坚就只好勉为其难来当这个神了。
刚开始被自己的狗腿子鼓吹自己是人民的救世主,是百姓的大救星的时候,他还恶心过,但时间久了,倒也习惯过来了。但当有人鼓吹他就是大家的父母亲的时候,他却坚决的对那个家伙狠狠的骂了一顿。
生身父母是天,没有人能大过天,这是对华夏伦常的最无耻的挑衅,他可不想手下有一群心中只有他这个其实挺猥琐挺好色的孙大人,连生身父母都不要的人,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