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府一行人在世子亲自引领之下进入了襄阳,斗角飞檐,鼓乐喧天,流光溢彩,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引得人频频驻足,希望可以细细观赏。
公孙兄妹自小锦衣玉食,白玉堂来自大富之家,包拯虽然出身普通,却也是进过皇宫的人。然而在他们看来,襄阳王府的繁华却还是令人吃惊的,包拯更是暗自思量,这位襄阳王的日子,看上去真是比皇帝陛下还要风光舒适很多啊。
或许这一行人中唯一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就是展昭,然而恰恰因为没有对比,他反而是表现得最正常的一个。在大家忙着打量比较这些亭台楼阁的时候,他的一双眼睛,却不忘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跟随在世子身边的那些青衣侍卫。
刚刚在门口,展昭就注意到了,世子身边一共有八个侍卫,全部身着青衣。从他们走路的声音和身法,以及呼吸吐纳的节奏上来看,这些人都是武艺高强之人。若是他们离开襄阳王府去闯荡江湖的话,其中至少有三人可以达到二等高手的水准,剩下的五人也能挤进三等高手的前列。
像这样的高手,平时在一省之内都难以见到三五个,而现在竟然有八个都齐聚在襄阳王府。他们在王府之中,却也只能作一个小小的侍卫。足可见这襄阳王府,的确是卧虎藏龙之地。
展昭在思索之间,世子已经将众人领至摆宴之处。未免违制,襄阳王府的宴客厅并没有皇宫那样宽大气派,但是即便是参加过琼林宴的公孙策也不得不承认,这座宴客厅,虽没有皇宫中气势恢宏,却在精致典雅之处更胜一筹。孰优孰劣,着实难以分清。
世子进门的时候,宴客厅里已经有了很多提前来到的客人。这些人都是襄阳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多数也都认识公孙策和公孙大人。见到世子引领着知府大人进门,便纷纷起立问候。
世子面带微笑,吩咐众人落座。在仆人侍女的指引下,众人分别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这些人当中只有静儿一个是女孩,在外面的宴客厅跟一群外男一起饮宴,显然并不合适。因此,世子命人将静儿和陪同她前来的奶娘丫鬟们引到后院,像其他宾客带来的女眷一样,由王妃和世子妃照顾。
公孙策目送着静儿离去,心里有些着急。他担忧地扶着桌案,想要站起身追过去,却被包拯一把抓住了手腕。
公孙策一皱眉,不悦地看向包拯。后者给他递了一个眼色,示意他看向世子的方向。公孙策挑眉望去,却发现赵卓正笑笑吟吟地看着他。公孙策心中一凛,急忙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对赵卓弯了弯嘴角。
赵卓微微一笑,就好像根本没有看到公孙策刚才的失态一般,开始跟在座的客人们左一句右一句地聊起了天。天南海北,地理风物,诗词歌赋,说的大多是颂圣的吉祥话。因为惦记着静儿,公孙策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甚至在回答世子关于书籍诗词之类的问题的时候,也出了错。
在座的众人面面相觑,都察觉出公孙公子此刻反常的举止。其中有几位平日里颇有才名的公子脸上,甚至露出了不屑的表情。包拯眉头一皱,悄悄地在桌案地下捏了捏公孙策的指头尖。
指尖一痛,公孙策心中一凛,立刻拯的目光中隐隐有着关切之情,公孙策心中微动,瞬间想起了此行襄阳王府的重要目的。他动作极轻地点了点头,示意包拯,自己会打起精神,不被静儿的事情乱了心神。
赵卓坐在上垂手,面带微笑地将包拯和公孙策之间的交流尽收眼底,目光之中却少有笑意。他微微勾起嘴角,笑道,“本公子一直久闻公孙公子的才名,却一直无缘结交。我才疏学浅,自知无法跟公孙公子这样的大才谈论学问,不过今日我襄阳才子悉数相聚一堂,想必他们一定有很多学问上的问题想要请教公孙公子。不知,公孙公子肯不肯跟他们切磋一二呢?”
公孙策微微挑眉,望向赵卓,“世子谬赞了,公孙策一介书生而已,不敢当大才二字。不过,如果诸位有雅兴赐教一二,公孙策当然不会推辞。”
听了公孙策的回答,赵卓的双目之中闪现出一抹稍纵即逝的兴奋。这双狭长的凤目微微眯成一条线,盯着公孙策平静无波的双眸。
“好!王公子,周公子,李公子,方才你们不是还跟本公子说起,想要跟公孙公子讨教学问吗?此时机会难得,还不开口,更待何时?”
赵卓话音未落,那边就蹭蹭蹭站起来三位衣冠楚楚的年轻公子。公孙策定睛一看,发现这三个人他都没见过。心中略有些诧异,毕竟襄阳城里称得上才子的,他公孙策都略有些耳闻,各种场合里遇见,也多少有过几面之缘。但是面前这三位,却都是生面孔。
“公孙公子,我要请教你对联!”
“我要请教你书法!”
“我要请教你抚琴!”
三位公子咄咄逼人,公孙策面不改色,嘴角微勾,笑道,“请。”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微微一愣,同时看向了世子赵卓。
赵卓也有些诧异,他挑了挑眉,对公孙策道,“公孙公子想请他们哪一个先与你切磋呢?”
公孙策微微一笑,平静地看向赵卓,从容应答,“自然是,一起来。”
“一起来?”赵卓一愣。
公孙策笑笑,“今日毕竟是王爷寿诞,并不是以文会友的场合。既然世子有雅兴,公孙策自当奉陪。为了避免浪费时间,还是让三位公子一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