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钢铁鲜血烈焰>第389章 热兰遮大收编(二)
,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烧过去,看谁“操”谁?

陈德听霍金和顾三麻子说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我陈某人倒是有一个好办法,只要这样……这样……这样做,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这些猎头成性、不遵王化的山民、土著为我等所用。

顾三麻子赞道:“聪明,真他娘的聪明!”

霍金嘀咕:“黑,真他妈的黑!”

————分割线————

猎头习俗在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中广泛存在,这往往被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人视为残暴、孔武的象征,但实际上,这背后其实是生产力严重不足,可悲的严重不足。

好不容易抓住了敌人,为何不用作苦力呢?这才是“文明人”的想法,当然到了“更文明”的时代,又出了各种不许虐待战俘的规定,不过以战俘为人质,用作交换的筹码,也算是变相的“苦力”了,而野蛮人为何抓住了直接杀掉,或者干脆吃掉,就是因为他们不认为奴役一个人产出的价值,能超过直接杀掉他产生的威慑力,或者用于祭祀讨好神仙的价值高,甚至连这一身肉的鸡肉味嘎嘣脆都不如。而台湾岛的土著居民恰恰处于这个阶段,这也是为何他们如此热衷于“出操”,却不热衷于掠奴的根本原因。

至于他们何时走出原始社会后期?在旧时间线上是郑成功到太晚后,为了笼络人心,送给各部落粮食种子和种植技术后,才慢慢有了起色,然而这种漫长而持续的文明化进程被施琅入台给减慢了,而到了旧时间线上一五年后的倭国占领时期,经过五十年的洗脑,最终弄出了后世绿毛龟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恶心玩意儿。

而在新时间线上,陈德的做法则是郑成功的威力加强版,外加阴险毒辣版——

你们要买铁农具和盐?我们卖!

你们要锅碗瓢盆?我们卖!

你们要种子?我们卖!

你们要粮食?我们卖!

你们要冷兵器?我们卖!

你们要盔甲和盾牌?我们卖!

除了热兵器严格控制外,那些“出操爱好者”可以从刚刚改名为安平县城的热兰遮城附近的“互市”之处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然而很显然原始社会后期的人还停留在以物易物阶段,用来支付这些商品的可以是硫磺,当然也可以是人。而这简单的一条规定,足以在台湾岛上掀起血雨腥风。

土著部落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为了争夺地盘、资源进行的残酷的达尔文式淘汰,只有尽可能多地削弱了对手,自己才能占据更大的猎场,猎获的收入对于农业还处于刀耕火种时代的土著部落来说非常重要。在过去几百年、数千年都是这样的,部落要想强大只有疯狂出操这一条路,而现在却出现了第二条、乃至第三条路。

第二条路是——大量挖掘硫磺,用这东西去交换到神奇的兵器,从而横扫对手!

第三条路是——大量捕捉对手的人员,用他们去交换到神奇的兵器,从而横扫对手!

对于相对较大、相对较强的部落来说,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是可以同时走的,至于那些较小、较弱的部落……他们的下场还真是距离灭亡越来越近。“部落冲突”这么个后世著名游戏的名字,非常适合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台湾岛许多地方的主题,而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中,大批的人口被运送到光复军和郑家军队手中,而这个过程中根本不需要让出售各种兵器的人进入山林。

至于某些部落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围攻安平县城?且不说这要吃多久才能诞生出一条像样的大鱼,就算这样的大鱼真的出现了,到时候大炮开路,外加排队枪毙搞定就是,这种大部落不可能是单一的家族世系,而是吞噬了数量众多的小部落才形成的“缝合怪”,这种东西只要斩除首恶集团,中下层的大批部落成员都是良好的收编对象。

当安平县城外的“互市”越办越红火,大堆大堆的硫磺和同样是大堆大堆的战俘都往这里送,来换取在无法制造的土著部落眼中昂贵,但其实是在南直隶大批量生产的廉价货色的时候,数以万计的移民,正乘船而来,汹涌而入。


状态提示:第389章 热兰遮大收编(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