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主任,问题是我们下派的村子整体经济是薄弱的,没有支柱产业。”严志说,“想弄项目,如何开展呀。”
“这一次省里给每一个选派干部下拨4万元项目发展资金。可以说4万元是一个酵母,咱们要用它当作一个发面的酵母,让县的经济用每一个选派干部手里的4万元这个酵母,发一个大大的面团。现在正是搞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节,我正在酝酿搞一次大规模的选派干部培训班。”于大星点上一去烟,深吸一口说,“我还想请农业专家给选派干部上课,送科技下乡。给每一个选派干部配备电脑,在网上开展农产品交易活动。培训中心就设在你们墟圩子,这里地处三省交界,如果把培训中心设在这里,可以吸引周边省市的商家去那里洽谈业务,另外,咱们也可以聘请周边省市的农业专家和经济专家给咱们选派干部讲课。这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于主任,不如把培训班设在我们杏花湾那里搞吧。”曾文开笑了笑说,“在我那里吃住也都方便,教学地点也好联系,教学设备也能跟得上。在我那里也有好处,那里毗邻兄弟省的先进乡镇,咱们可以实地教学嘛。便于管理,也便于选派干部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在培训班期间,多搞几次现场交流会,再组织选派干部到一些工作中有起色的选派村子去观摩学习。”
“不如把培训班设在市里。”严志说,“要搞就把培训班的档次和级别搞得像样一点。”
“不,我们不需要花架子,现在,正是春耕大忙季节,不宜把选派干部拉到市里。以后再说吧。这次咱们就先定在墟圩子,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选派干部眼下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培训。”于大星说,“以后,我们不光要在市里,还要在省里的农业大学,对选派干部进行农业信息化和一些三农问题进行系统地培训。刚才那些村干部反映修老河口的事,如果是事实,就怕你们的工作不好开展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本来嘛,这些第一书记也就是下去锻炼的。现在,有一些村干部,我听说过的,能力通天呀,在县里在市里都是能算得上响当当的人物。”
“他响当当什么呀,还不是咱们有些管理机构和执法部队的一些人员不够自律嘛。看起来,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学习还真不能走过场呢。老百姓想看到咱们不光是理论上为了百姓如何如何,关键是能给百姓办多少多少实事。”严志说,“修河的事,就怕不会顺行呀。刚才那几相村干部都是煸动村民去打的群架,嘴上还说是为了修老河口的事,其实,我知道,就是他们几个惹的祸。现在,听说这个事可能会牵扯他们的张富友书记,你们想,事情闹腾大了,是不是把张富友的事情弄砸了呀?修河的事看来咱们要抓紧。还有,我觉得王书记他们村成立农民夜校和养殖协会的事,这是个好事,可以推广,我看条件已经成熟,咱们是不是可以在村两委会上通过一下。”
“赵书记,不要着急。”于大星笑了下说,“人是一点点长大的,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你不要急,不要急嘛。眼下真的是有好多事要办哩。你们的一些想法,我知道了。我同意,成立农民夜校,成立养殖协会,这两个意见我都同意。其实,你们也想弄出点名堂出来。弄就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