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淑宫,皇后的寝宫。
晨起初阳,化去冷冻,阳光南移,洒落娴淑宫的偏花园,渡了一层暖色。
花园栽了很多花卉,现在是冬天,花败叶残,不甚萧条若是春天,定然一副百花齐放的好景。
花虽残败,可是,园里的冬青依旧生机盎然,葱翠青艳带给花园另一番别样的景象。
此时,园中来了不少人,青袖罗衫的宫女逶迤跟在一位女子身后。
此女子头戴九尾凤钗,身着金丝凤袍,丽质天生,雍容华贵,眼角一丝尾纹是岁月给出的印证,同样带给她成熟的韵味。
她便是北云王朝的皇后,姜黎
北云有两大权重世家,谢家与姜家。
武能安邦,谢家世代为将,战功赫赫,抵御外敌,其威名远震海内外。
文能定国,姜家世代为相,门生遍布半个朝野,文臣可谓顶下北云半壁江山。
姜黎出自姜家,其父姜岘辕,北云相国,后封国公,位高权重,与谢家鼎力相足。
不过,姜黎贵为皇后,光耀门楣是必然的,姜岘辕虽到花甲之年,却位极人臣,在朝地位撼立不动,姜家子孙亦是百岁殊荣。
尤其近十年,姜家在朝势力,日趋独大,要不是有谢家制衡,恐怕早已权倾朝野了。
家族兴盛的同时,也伴随着忧患,正因为姜家日益壮大,引起帝王对姜家忌惮。
皇后深得皇上恩宠,十年如一日,荣宠不曾改变。
皇后有两子,三皇子凌慕熙,六公主凌慕言,自小就是皇帝看着长大的孩子,诸多皇子中,深受皇上喜爱。
尤其三皇子,皇上对他格外用心,从他十六岁开始,便允许他出入朝堂,荣宠有加,悉心栽培。
加上三皇子乃皇后所出,皇上的嫡子,储君非他莫属,这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所有人的众望所归
然而,众望所归的事未必是皇帝的意思
因为,作为储君人选,不止三皇子适合,四皇子同样具备储君的资格。
如果说三皇子是皇上看重的儿子,那四皇子就是皇上放在心尖上疼的。
三皇子是皇上看着长大的孩子,而四皇子则是皇上竭尽心力亲自抚养大的。
四皇子乃先皇后所出,当之无愧的嫡长子,只因先皇后早逝,以前的黎妃方才稳坐现今的后位。
如果说,三皇子是朝臣拥护的储君,那四皇子就是皇上中意的人选
而这也是皇上迟迟不立储君的真正原因。
四皇子不得人心却是皇上属意人选,三皇子深得人心,又有强大的外戚势力支持,关键是皇上不想他做太子。
为了避免激化两方的矛盾,皇上将立储大事搁置现今。
以前,皇上盛年,皇子们小,不急着立储,也可以理解如今,不同往日,形势所趋,纵观皇上所作所为,似有有立储之意。
早年间,皇上将其他皇子打发出宫建府,加封王位,给出领地,数年过去,皇子成了王爷,俨然成为国之栋梁。
如今宫中只有两位皇子,储君待定人选,谁先出宫谁就是输的一方。
近来发生的事,让皇后平静的心越见不得平静了,只因她听到一个传闻。
“娘娘,殿下来了。”
宫女穿过廊道,来到花园禀告正在修剪花枝的皇后。
“嗯。”
皇后放下手里的剪刀,宫女递上帕巾,擦完双手,皇后看向已经入园的少年。
都说儿随母,女肖父,每次看到皇儿俊逸的模样,骄傲油然而生,这就是她的孩子,看,多么出类拔萃
皇后看着他,亦是欢喜“皇儿来了。”
“奴婢参见殿下。”
走过请安的宫女,凌慕熙来到皇后身前,躬身一礼“儿臣给母后请安。”说着,过来搀扶皇后。
皇后欣慰,交待随侍的宫女“你们留在这里。”
“奴婢遵命。”
宫女原地待命,皇后二人信步走在花园里散步。
其实,每天都来几遍的园子还有什么可看的东西,她看重的无非是陪自己逛园子的人。
“母后找儿臣过来,可是有事交待”
虽然皇后没有露出明显的情绪,可是,凌慕熙还是看得出她有心事。
姜皇后道“近见皇儿的次数越见少了,皇儿在忙什么”
后宫不得干预朝事,这是规矩,不过,这是皇后以外的人必须遵守的规矩。
因为就算他不说,也有人把他的一举一动报告给她。
凌慕熙心知肚明,所以,她既然问了,那他就如实相告“前段时间宫外发生命案,一名大臣枉死,他出事那日儿臣也在附近办事,难免出现误会。母后尽管放心,这事儿臣一定能妥善处理。”
“看来,你是知道了。”皇后拍着他的手背,安慰道“清者自清,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父皇不会相信外面不着边际的流言。”
胡升出事之前,凌慕熙人在长亭街,没人知道当时他在哪在干什么,所以外面有传言称,他就是买通杀手杀害胡升的幕后指使者。
原因无他,自从朝臣们揣测出皇上准备封王立储的意图后,朝堂可谓暗波涌动,以三皇子和四皇子为标杆,立场划分明确。
胡升暗地拉拢官员,支持三皇子封王,这就意味着他是四皇子的人,三皇子一旦成了王爷,一国储君理所当然成为四皇子囊中之物,这就是三皇子杀他的起因。
如今,也不知是谁在外面散播出这种的谣言,说三皇子担心四皇子抢走太子之位,所以派人杀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