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就要临别上车时,韩熙载突然停下了脚步,一把抓住了林枫,低声问道:“你小子,强国三疏算为政,超级市场算为商,作词算为文,算得上是全面开花啦。老实交待,你还有什么样的计划,说来听听?”
林枫嘿嘿一笑:“什么全面开花,顶多只能算是在这几块儿种下了几颗种子而已,能不能成功还是两码事儿呢?!”
废话,当然要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全面开花。宋齐丘、“五鬼”、“四凶”这帮小人能量大着呢;李弘冀更不用说,心胸狭隘,为了老爸一句“你再不争气我就传位给皇太弟”的气话,就敢直接派人毒杀自己的老叔李景遂,一旦引起了这些人的真正注意,他林枫就是一只一堪一击的小臭虫啊,分分钟都能灭杀他!但是,韩熙载这人太聪明,不想太早让他窥了去,以免露了风声。
韩熙载瞪着他看了半天,叹口气道:“我从江北至江南,可谓阅人无数,但只有你,我实在看不透。罢了,不管了,就跟你拼上这一回。”
林枫作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摊开双手,摇着头,看着韩熙载。
“你这臭小子!”韩熙载骂了一句,挥挥手,扭头登车走了。
林枫嘴里哼着小曲坐上车开始往郑王府赶,心情起初是这段时间以来难得地轻松。韩熙载在南唐为官二十四年,威望高,人脉广,信息灵,有了他的认真投入,对于强国三疏的顺利通过无疑将增加一些筹码。
一想到韩熙载这样的人一生不得志,林枫心情立时转坏,不自由主地长叹一声。
中国自古以来,缺乏的不是人才,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机制和让人才发挥的舞台。千里马常有,但因伯乐不常见,寂寂无名而老死马厩者不知凡几。其中,一个最坏的现象就是,不少汉族人才被逼得流落到了边疆少数民族,立即成为野蛮民族飞速成长的最大助力,转过头来就成为了对付汉族最狠的那把刀。
在林枫的印象里,此后不久的宋、西夏、辽、金之间就有许多起这样的事件。张万,原为宋朝的一个落第书生,心灰意冷之下远走西域,在兴庆城被李元昊发现,委于准备建国计划的重任,为西夏走向汉化和189年的强盛开启了始端。与他同行的吴为,原为宋朝的一个小县令,因为人正直得罪上司而丢官,借酒消愁之际正好遇见张万,两人愤而同赴兴庆,同被李元昊重用。相比张万,吴为更狠,提出西夏要立千秋功业就要入主中原,占汉人之地,用汉人之才,致使西夏与宋国的战争成为两国之间的主旋律。
就在这南唐,也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小人物,因在南唐不得志,愤而投奔北方,甚至成为宋朝一举灭南唐的最大功臣。这个人就是樊若水。
樊若水也是江南人,父亲是池县某小县的县令。樊若水在李煜当政期间到金陵考进士,但却被涮了下来,他不服气,就开始直接给李煜上疏,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但可想而知,那些建议怎么也不会到达正满门心思烧香拜佛的李煜手里,就是到了,也是白搭,廖居素都以身死谏了,结果仍如石沉大海一般。樊若水一气之下,就准备投奔北方的赵匡胤。为了纳上一个好的投名状,他就开始琢磨起如何帮助宋朝军队渡过长江的难题。于是,他先到了离金陵只有八十多公里的军事重地采石矶,假扮和尚,每天到江边转悠,到了晚上,他就把一团丝绳的一端系在南岸,然后驾着船,带着绳子扯到北岸,用这个方法来测量江面的宽狭程度。情况摸清楚以后,他就跑到北方,向赵匡胤建议在采石矶造浮桥渡江。
说实在的,这樊若水的学问水平也的确不乍地。《宋史》为他定性为“学浅”,也就是学问浅薄,还附有一个小故事作为证明。有一次,赵匡胤跟他聊天,询问他名字的来由。樊若水回答说,前唐有一大臣叫倪若水,为人刚直,我因崇拜他,方才取此名。他话一出口,“人皆笑之”。原来唐朝那个大臣叫倪若冰!古代这个“冰”字就是在“水”字的左上角加上一点,看上去的确有些像水,由此可见,这樊若水的读书至少不够仔细认真。但赵匡胤会做人啊,不但没有揭穿他,反而笑着对他说,看来你知道不少古人的事呀,那我给你改个名字,就叫知古吧。于是,樊若水就成了樊知古。
有皇帝的认可,樊若水最终还是被赐及第,并安排其专门负责搜集南唐的军事机密。根据他的建议,宋朝开始在湖南一带的水域中,大量建造用来做浮桥用的船只,并在今安徽怀宁的石牌口举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战斗一开始,几百艘战船顺流而下,迅速抵达了采石矶,船与船之间用铁链和绳索相系。只三天时间,一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浮桥将宽阔的长江天堑变成了一条通途。宋朝大军一过江,李煜的皇帝日子也就到了头。
其实,林枫推出罗伯特议事规则,推动强国三疏,还有后面的一系列步骤,其最终目的是打造一套发现人才、利用人才的机制,让人适其用,人尽其用,成为国家强盛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林枫一路想着,不知不觉间就再次回到了郑王府。轻轻推开客房门,林枫发现胡成正坐在书桌边沉思。
“胡大人。”林枫轻声呼唤一声。胡成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发现了林枫,慌忙起身行礼说道:
“林大人,下官已经完成了超级市场钱财预算。如果加上外面的停车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