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开眼啊!”
好些庄户看着这两种新作物的产量先是惊的呆呆的,回过神后便是跪到地上痛哭失声。
李鸾儿在古代这几年也明白了古人对于土地的依赖,更明白作物产量对于一个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看到这一幕也十分感慨,轻声道:“早些年若是能种出玉米和红薯来,不知道多少人不用丧命,多少家庭不用分崩离析。”
“是啊。”严承悦也很感慨:“只是现在还不晚,若是一经推广,便再不愁饥荒之年了。”
“杨兄可算是功德无量了。”李鸾儿又笑,吩咐庄头:“去捡些好红薯还有嫩些的玉米,呆会儿我与大爷要带回去。”
那庄头也是满脸的笑意,一会儿的功夫便带了一大筐子个头极大的红薯和一筐子带了外衣的嫩玉米过来。
李鸾儿一手提了一个筐子装上马车,回来之后听严承悦嘱咐庄头将这两种作物看严实些,万不可叫庄户吃了,且等他回禀官家之后用旁的好粮食来换作物,也会给庄户们一些银钱。
庄头一边听一边点头,看着几个庄子里的小孩在那里拿玉米立时便嚷,又叫了几个庄户过来,叫他们牢牢的看好了,这庄子是严家的庄子,庄户也都是严家的佃农,自然对于主家的吩咐不敢不听,好些庄户将粮食收进仓中,又派人看守。
李鸾儿看着他们做好这一切才和严承悦坐车返回去。
这一日,德庆帝才在万寿宫批了几份折子,又想着京城似乎是有新戏排了出来,便待要吩咐人叫戏班子进宫唱上一出,还未出口,便见一个小太监进来回道:“陛下,永信宫贵妃娘娘派人来请陛下,说是有陛下没见过的新鲜物件。”
德庆帝一听立时来了兴致,放下折子便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问永信宫来的小太监:“贵妃有什么好物件给朕瞧。”
那小太监一脸笑意:“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奴婢仿佛听着是吃食。”
吃食么?
德庆帝兴致更浓,心说还有什么他未吃过的东西值得李凤儿这般着急将他请到永信宫中?
一路疾行,待进了永信宫,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子甜香的味道。这味道还真没有闻到过,德庆帝当下就顺着味道去寻,一时进了小厨房,就见李凤儿穿了一身浅绿棉布衣裳,头发盘在头上只用一块帕子包住。很有一种农妇的味道,一时竟是呆了。
李凤儿见德庆帝进来赶紧起身见礼,德庆帝携了她的手笑道:“有什么好吃的?”
李凤儿指指不远处的小铁炉,叫人将扣在铁炉上的盆子拿开,却见围着铁炉两侧放了好几块灰扑扑的物什,那香甜的味道便是这物什发出来的,不过,却真不晓得这是什么。
另,李凤儿又叫人端了一只锅来,掀开盖子便见锅里煮了一些长长的黄色的粗棍状的吃食。闻起来味道也极好闻。
“陛下且尝尝。”李凤儿拿了个瓷盆,盆中装了些清水,好快速的将那吃食捞到水盆中,待不烫了呈给德庆帝。
见德庆帝发愣,李凤儿拿起一个咬了两口,只觉一股子淡淡的香甜之气,很是耐人寻味,嚼了嚼也很有韧劲,只觉好吃,不由又吃了两口。
德庆帝见李凤儿吃的飞快。也跟着吃了起来,越吃越觉好吃,吃完一个又捞了一个。
这时候,李凤儿已经叫人将那灰扑扑的物什弄出来放到盘中。她拿筷子夹着剥开外皮,瞬时,杏黄的烤的熟透的里面的肉便露了出来,李凤儿拿勺子挖了一块放到口中,顿时被那香甜的味道引的眯了眼睛。
德庆帝也随她的样子拿勺子挖着吃,一会儿功夫两人将一大块物什吃完。
德庆帝一边接过宫女递来的帕子擦手。一边问:“凤儿从哪里寻来的吃食,倒也新鲜,得了空朕给母后送些去。”
李凤儿抿唇笑笑:“这东西不光好吃,产量还高呢,今年姐姐家的庄子上种了一些,陛下猜一亩地产能产多少?”
“三百斤?”德庆帝伸了三根手指。
李凤儿笑着摇头,指指那烤的灰扑扑的物什:“这叫红薯,是从极远的外洋弄来的,据姐姐说,这物什不挑地,沙地上也能种,且耐旱的紧,产量也高的吓人,今年姐姐家种了几亩,秋后收了一称,一亩地竟然能产两千来斤。”
“什么?”德庆帝吓了一跳,声音都有些颤抖:“凤儿,你说多少?”
李凤儿伸出两根手指在德庆帝跟前晃了晃:“两千斤。”
“果然?”德庆帝紧紧抓住那两根手指,还有些不信,又问了一遍。
“果然。”李凤儿点头:“还都不是什么好地种的,若是好地上种了再精心伺弄一番,说不得会产的更多。”
说话间,她趁德庆帝还未回神又指着先前吃的那物件笑道:“这叫玉米,也是外洋的产物,姐姐说这东西虽没红薯产量高,但比旁的作物产量也不低,她家庄子上一亩上六七百斤还是有的。”
如此,德庆帝只惊的剩下抽气的份了,待回神,立时抓着李凤儿问:“英武侯那里还有多少这东西……朕,朕刚才怎就吃了,若是不吃,怕是还能多种些。”
李凤儿一瞪眼:“陛下莫不是怪我了?”
德庆帝这时候哪里敢怪李凤儿,赶紧摇头:“不怪,不怪,朕只怪自己,好凤儿,你与朕好好说说。”
李凤儿这才又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事陛下倒也不必谢我姐姐,只谢一个人才是真的,这物件都是他从那些洋夷手里买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