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大秦之万世基业>第三十八章 匠作之道

三个少年站在韩非面前,自报姓名,而后行礼,奉上束脩。

韩非出言问他们为何求学,三个少年各执其词。

章邯说:“家父曾言,知武不知文,不足为将,是以学生来跟夫子习文!”

赵倪说:“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大丈夫当有治国安邦之能,方能顶天立地!”

张松说:“我哥让我来,我就来了……”

想比于前两位的慷慨陈词,张松的回答更显得真实一些。

说话太过直白,往往会遭到他人诟病,可那只是相对而言,不同的人,看待人和事有着不同的看法。

听着前两位的致词,韩非面无表情,听到张松所说,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离让他太过憋闷,还是什么原因,韩非对于木讷的张松,更显喜爱。

拜师的过程仍然简单,竹屋中的第一堂课,仍然是从国语开始。

章邯和赵倪明显接受过基础教育,再次重复,章邯有些意兴阑珊,赵倪心不在焉,目光时常瞟向一侧的王离。

韩非没有理会他们的意思,仍然耐心教导着张松,帮助他一点点读通书籍上的文字。

王离察觉到赵倪的目光,微微皱眉,在竹屋中呆了一阵后,带着张桐轻步离开……

二丫是阳滋公子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也可以说是她的人。

很多时候,阳滋公主能从她这里得到一些王离的讯息,虽然有限,可也聊胜于无。

这个时代的人阶级身份观念很严重,相比于后世的人人平等,刻板的阶级制度有着他的弊端,但也有好的一面,比如,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百姓于农桑,父母于子女,君王于臣民……该如何,就是如何,有偏颇,却不会相差太多。

跳脱的性格,以及不符合身份的行为,在人们看来是异类。

死板,却显得有规矩,这么是为什么,对人生迷茫的情况,很少发生在古人身上。

当王离越长大,阳滋公主对他就越来越缺乏了解,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折磨,但她知道把握分寸,从不做出一些超过底线的事情。

男儿长大了始终会离开母亲的怀抱,这是人之常情,阳滋公主只能慢慢去习惯。

“他还是没碰你?”

二丫脸色泛红,避开了阳滋公主的目光,摇了摇头。

“我儿该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阳滋公主有些忧心的自语道。

又询问了一些王离最近的状况,比如作息,食量,每日在做些什么……二丫都一一作答。

王离在做什么,二丫也不可能全部知道,毕竟,她也不是时时刻刻跟在王离身边的。

离开了王府,王离带着几个少年在田埂间穿梭,十多个护卫和几个仆役装扮的人紧紧跟在身后。

“若是想引渭河之水,工程太大。”王离站在一个土坡上,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叹了口气。

“郑国渠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修成?”李钰撇了撇嘴,嘲讽道:“若是想引渭河之水,工程将比郑国渠还要浩大,你是想让秦王将你当做他国派来的间者?”

“我就是说说。”王离摊了摊手。

“别说那些没用的,秦王升任你为都水丞,肯定是希望你做些功绩出来,你到底有腹案与否?”李钰不耐烦的道。

王离笑了笑:“有,当然有!”

“那就快说。”李钰没好气的道。

一旁的扶苏笑着摇了摇头:“这里水源不多,且多位于崎岖山地,想要将此地水利弄好,有些困难。”

“太子这么认为?”王离笑着问道。

“难道公子真的有了腹案?”

“秦王怎会做无用的事情。”王离说道:“太子估计没看过秦王从我这拿去的那些竹简,才会有此结论!”

“那些竹简,除了我父王,估计只有丞相看过。”太子饶有兴致的说道:“看来,你很有信心啊!”

王离不置可否,继续带着几个少年前行。

这几个勋贵子弟,包括扶苏在内,没有一个娇生惯养的,令王离感到惊奇。

走了一上午,扶苏、蒙毅、李钰,仍然精力充沛……

“这就是园湖?”王离指着前方的水源问。

一旁的仆役打扮之人点点头:“是的,公子!”

“离得有些远!”王离估算了一下行程,皱眉道。

“此处乃是死水,你想利用这里的水源,怕不是想多了。”李钰大摇其头。

“死水也是水,如何用不得?”

“郑国渠之所以能灌溉几百里之地,是因其源头来自源源不绝的泾水,经过大渠复又流向洛河,死水用何法取之?即便你建造一条水渠,有办法凿出缺口,将这死水用之灌溉,又能取用多久?”

听着李钰头头是道的理论,王离笑了笑,并不理会。

“我要知道这园湖的具体情况,天黑前可否办到?”王离转头问道。

几个秦王调到位于频阳内史府衙,有着特殊才能的人,看了看前方的园湖,估算了一番之后回道:“应该能办到!”

“有劳了。”王离拱手道。

古人量水,有着他们自己的办法,王离饶有兴趣的在一旁观看了一阵,但是,除了看出他们水性不错之外,并没有看出任何门道……

“算了,我们还是去吃点东西,安心等候结果吧。”王离苦笑道。

吃的东西有些简单,在这野地,也要求不了太多,升起篝火,将备好的肉夹馍烤热之后,表层的面饼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匠作之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