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达到50等待章节替换~~多谢理解啦么么哒~~

这边的建筑群很有意思,是那种复古式的青砖红瓦,每家的门前都吊着对称的两只大红灯笼,许多小摊贩在街上摆摊,卖一些看上去很粗糙,其实十分有农家风味的剪纸、小木雕、草帽、迷你农具……流连于此的游客们络绎不绝,整体氛围喜庆而热闹。

乔一桥大晚上的不好再戴墨镜,等着被人当神经病吗?他干脆给自己撸了个妆,用黑两个色号的粉打底,眉梢再往下一拉,眼角下面点了一颗黑痣。揽镜自照,仔细看还能看出他的影子,却是颜值猛降50的山寨版。大晚上的除非碰见骨灰级真爱粉,否则谁能认出他来?

他这会儿也不算太饿,就先在外面的小摊前转了转。

“大叔,这是什么?”

乔一桥拿起一个非常小巧精致的木制模型来,看上去很像是摩天轮,许多细小的木棍和薄薄的木板拼装起来,一看就知道做的人是花了心思的,稍微一碰,那轮子还能慢慢转动,且几乎听不见一点杂音。

摆摊的大叔看上去很不善言谈,他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还拿着一块砂纸在打磨着一块形状奇怪的小木头,听见有人询问,腼腆一笑:“是水车,老物件了。挺贵的那个。”

“水车?”乔一桥兴致盎然,“古时候用来灌溉农田的水车?不会是您自己做的吧?得卖多少钱?”

大叔伸出五根手指:“五百块……”

旁边摆摊的一个大妈一边嗑瓜子一边笑:“五百可不贵,老张这手艺,现在会的人可不多了。哎老张怎么今天是你出摊啊,你媳妇儿呢?”

老张低头一乐:“回娘家了。”

乔一桥也觉得五百块不贵,这要是在那些模型店里,标个几千块也不稀奇。

他跟好奇宝宝似的,把自己看得上眼的小东西拿起来挨个儿问:“这又是啥?”

“风车……”

“打谷机……”

“棉搅车……”

“纺车……”

几个拿着棋盘结伴往那边走的老大爷听见他们这一问一答,都驻足感慨道:“咱们小时候那会儿,这些东西还到处能见着呢,现在的孩子们估计听都没听过,只能去博物馆找了。哎哟,国家发展的可太快了……”

“谁说不是呢!木根儿这孩子能把这些老物件做出来,真不错!他也有这个手艺。”

“前些年木匠活儿不值钱,都放下手艺出去打工了,就木根儿还傻靠着……不过现如今风水轮流转,可见老天爷还是疼憨人啊!”

摆摊大叔手忙脚乱地称呼他们五叔三伯的,老大爷们摆摆手,让他别瞎客气,专心招呼客人。

光看乔一桥这身打扮,就知道他是出得起钱的。

果然,乔一桥走的时候,把那些他看中的木制模型都买走了。一共花了三千多,摆摊的大叔还送了他一些迷你小钉耙、小铁锹、小镰刀什么的,分别装进一个精巧的小木盒里,最后再装一个大纸袋。

买完这些东西,乔一桥摸了摸肚子,拐进一家香味浓郁的小饭庄,点了些当地的特色菜,吃的肚皮溜圆,都快走不动道了。

让他觉得最好吃的,是一盘荠菜鸡蛋馅儿的饺子。鸡蛋直接在荠菜碎里打散,放了香油和姜末,全靠荠菜那点鲜香气来提味,鸡蛋的加入让素馅都成了一个夹之不散的绿色丸子,咬一口,皮韧内紧,汁水四溢,别提多香了。

结账的时候,他又让老板娘给煮了一锅,再要了一只小烧鸡,一个黄瓤无籽小西瓜,一盒大棚里新摘的红草莓,几根刚煮好的甜玉米。

“我想问下,老板娘,你们村子里谁家还有多余的麦子吗?我想买几袋。”

“啊?麦粒吗?你要那干嘛?现在这个点儿买,可都是去年陈的了。”

“没关系,有就行,我不挑的。”

“不挑就好说,正好我家还剩下三千多斤,播完了春小麦,剩下的这些吃是吃不完,正打算找个时间去粮站卖了呢,你打算要多少?”

“啊?播完了春小麦?小麦种子不用单独买吗?”

“哈哈哈一听你就是外行,也对,城里人哪知道这些事哟~像那些杂交的种子比如玉米啥的,为了保证产量,必须得年年跟种子公司买,小麦黄豆花生这些,自己留种也不怎么影响产量,干什么要多花一笔钱?”

“……回头我问问看那边要多少吧,我给人代买的,等明天一早我再过来吃早餐,到时候咱再商量。您放心,价格亏不了您的。”

“没事儿,按市场价格来就行,都给你留着!喏,你打包的东西都在这了,回去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哎!”

乔一桥拎着一大堆东西往回走。

路上又看见一个卖麻袋的小摊,什么尺寸的都有,看着生意好像不咋地,正准备收摊回去呢。

乔一桥连忙凑上去叫住他:“你这麻袋怎么卖啊?”

“你要单买,最大号十五块钱一个,最小号的三块钱一个。若是要的多,可以算你便宜点儿。都是市面儿上难找的复古款,肯定比那些塑料的鸡皮袋子要贵。”

“最大号的给我二十个吧……不过我拿不了,你得给我送货上门。”

“你住哪儿啊,远不远?”

“不远,走路最多十分钟。”

“那行,你等我两分钟啊,我先把摊儿收了。”

结果等到了家,乔一桥不但买了二十个最大号的,其他型号的也一样来了几个,摞在一起厚厚的一叠


状态提示:68.06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