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抗战血色空间>第9章 攻占持志(2)

四枚炸药再次固定位置,四声巨响伴随着四声惨叫,楼内负责盯梢的日军大部被清除,这时通道之中各种建筑残渣充斥其中,小心地将一具日军的尸体扔出教室,枪响并没有随之而来,傅坤迅速一个闪身冲进了一间临近的教室,枪声依旧没有响起,三人开始小心的搜索着楼道。

张杰充当诱饵,不断地在通道中来回游走,一声脆响张杰的腹部中弹:“在2-4轴快”。

孙翊与傅坤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出,手中mp18不断的冒出火焰,朝张杰所报出的位置射击,不断被子弹击打在砖墙上碎片横飞,在侥幸在爆炸中幸存的日军被三人的狂暴输出的子弹压制在教室中动弹不得,如果此时跳窗逃走,这个位置的围墙已经被我军攻占,正在与旁边的日军小队激战,这个时候跳窗等送死。

孙翊靠在墙壁上,故意没有更换弹夹,有意发出两次咔咔的空腔声音,不愿坐以待毙的鬼子,上好刺刀嗷嗷狂叫的冲了出来,这时已经完成自我了断的张杰,两击短点射射杀了敌人。

此时教学楼中敌人肃清,孙翊三人不断的游走在各个教室之中,突袭窗外与我军激烈对射的日军,虽然此时建筑的玻璃大多已经被楼内的爆炸震碎,但是日军由于先天所限并没有主动翻窗进入,孙翊他们的枪法几个小时上千发子弹的熏陶,多少开始变得有些准头,至少20米内误伤友军。

每次袭击一击便走毫不拖泥带水,立即撤离窗台后退的到后方墙壁蹲下,如果敌人意图翻过18米的窗台,当他们暴露身形的一刹那,犹如活靶子的鬼子,在不缺乏弹药的三人眼里,不用一梭子子弹将他们打成马蜂窝,简直对不起我华夏一直以来好客的传统,来到来了不好好剁上几刀怎么可以。

第一战队第二中队的中队长贵志金吾看着眼前的战事越发不利,命令附近的士兵停止对射,退去子弹上好刺刀冲上去肉搏退敌,看着嗷嗷叫着冲上来的日军,在狭小空间内双方的兵力一次性投入都不多,这时日军平日苦练的拼刺战术得到了体现,我88师将士虽然能在对射中不到下风,甚至凭借着零散的mp18的近距离火力有所优势,但是拼刺中往往七八人不是一个日军的三人拼刺小组的对手。

看着一个个不断倒下的我军将士,由于敌我两军陷入激烈的肉搏战中,拼刺讲究反应与力量,向孙翊从未接受过拼刺训练,下去很有可能添乱,所以只能用手中的武器不断扫射着日军两翼的机枪手,日军虽然拼刺过硬,但是真让他们一直以少敌多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日军机枪不断扫射我军试图包夹的战士,三人不断游走在窗口击杀日军机枪手,虽然敌人四五十米的距离相对较远,但是一梭子总能蒙准一两颗,如果一梭子不够的话,那就再来一梭子,如此一来日军人数少的劣势便被不断放大。

此时日军当然也想冲入教学楼中,如此就能形成两面夹击,但是先前为了不被鬼子打一个冷不防,所以在入口处散落的建筑残渣中放入兑换的二十多枚边区造木柄手榴弹,同时将保险盖扔掉埋入残渣中,如果日军不小心脚下的话就要被炸上天。

中队长贵志金吾领着百十名日军小心的从通道两侧前进着,时不时地就会有一枚手榴弹被引爆,现在战事紧急没有时间慢慢排雷,所幸华夏手榴弹装药不多,顶多有个骨折而已,所以直接人工趟雷,此时孙翊也放弃楼外敌人,企图用子弹封锁住通道。

可惜在楼体内,一直没有使用的掷弹筒呼啸着向他们砸来,让他们如果不远离通道,就只能连续被炸死,张杰不得已只能向楼外的战士们求援,不过德械师算是从德国老师那里学了个十成十呆板不知变通,只知道遵从上级指令。

不过此时三营营长曹芳作为援军来到了左近,看着前方道路已经被我军与日军激战所堵死,现在自己空有优势兵力根本无法展开,但是部队伤亡很大,现在急需迅速破局的手段。

这时孙翊望着曹芳肩膀上的一颗星星,虽然不认识到底是什么官职,但是好歹也是个官:“长官教学楼里的日军马上就要过来了,我们已经挡不住了,日军马上就会形成双面夹击,长官能不能带人从翻窗来挡住敌人”。

曹芳作为黄埔第六期,在论资排辈突出的88师能做到营长,除了本身关系过硬外,打仗不固守教条是他的特点,略微思考:“三营除了机炮连,全部翻窗进教学楼”。

中队长贵志金吾从前方的枪声中瞬间判断,这是超过一个连火力的射击,而自己的部队拥堵在通道内兵力密集,刚才华夏军队人少凭借准确的掷弹筒,还可以压制火力,现在再不撤就很容易造成密集杀伤,于是迅速撤退听着身边呼啸的子弹,命令所属的92重机枪两架死守通道。

不顾没有撤出的日军,**重机枪喷吐出了密集的弹雨,尾随追杀的我军士兵纷纷倒地,曹芳命令一个排再次翻窗而出,试图迂回敌后作战,但是被日军猛烈发射的炮击跑与掷弹筒击退,曹芳不想继续在同敌人纠缠,留下一个排防守便领着全营在此翻窗而过,直奔持志大学指挥部而去。

孙翊现在身边的局势大为改观,首先不用冒着受伤的危险,探出身子来攻击过道的日军,现在只要没事向着日军的方向仍一颗手雷,便算完成了任务,当然不是现在将士们不想杀敌,而是第一通道已经被敌人的重机枪封锁,第二现在只有一个排的


状态提示:第9章 攻占持志(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