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这个问题皇帝陛下还是知道的:“金陵上田十亩,一夫率家众力耕,丰产获稻不过三十余石。”

“那陛下又知不知,这三十余石里,有几成能成为一家人的口粮?”

“赋税不过十中抽一而已啊……”永泰帝微微蹙眉,还以为宝钗是在质疑自己统治下的赋税制度,不自觉便分辨道,“还是能活下去的吧?”

“那是自己有土地的百姓呀。”宝钗轻声道,“佃农是没有土地的,只能租了别人的土地去耕种,这样的佃农一年又能有多少收成留到自己手里呢?”

摇头。

永泰帝那到底是皇帝,他操心的从来都是自己国库里的收入,至于地主们爱收多少税……他还没操心到这份上。

宝钗也不意外,常年谈经济事务的他说起这个来那简直顺手得不行:“十抽五。”

永泰帝霍然瞪大了眼睛:“五成?!”

“五成。”宝钗慢慢开口,“陛下,我朝收税虽是十中取一,但是还有各种杂税的存在,缴税之时更有小吏用那些个折色火耗,淋尖踢斛的办法来多收税款,算下来一般百姓能留个三四成在手里已然是很不错。而一般达官贵人买了地之后,当然,一样要缴税,但相对来说达官贵人有权有势,在缴税之时便能有许多好处,少一些盘剥,或许缴个两三成便够,这才是达官贵人会置地再租出的原因。”

——老百姓用自己的名义去缴税,层层盘剥得缴个六七成的税,但是如果把土地卖给达官贵人再租地使用,那就只需要缴个五成的收成上去,多留一成收成在手里,生活就能好上许多,而这对达官贵人来说也是好事——他们自己的税收优惠和权势地位决定了他们只需要缴个两三成,如此一来他们作为赚差价的中间商,便同样有个两三成的收益保证他们的奢侈生活。

那会不会让国家吃亏?

不存在的——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陛下现在都还觉得他家的土地税是十中抽一呢。

可见每年入国库的税款还是所有收成里面的十分之一,至于剩下的那些……就要么是入了盘剥百姓的官吏之手,要么是入了买了百姓的土地再租出去的达官贵人之手。

说白了,十成的收入,国家收一成,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收五六成,剩下的才是老百姓的——嗯,对于某些生活艰难的百姓来说可能还不一定能有三四成留存,毕竟那要是真穷了,种子你不得找地主借呀,农具耕牛你不得找地主借呀,地主借你的时候能不收点利息?利息能低到哪里去?

这么一来,辛辛苦苦一年得到的收成只有一半甚至还不到,也无怪但凡是有点什么洪涝干旱天降灾难就会一茬一茬的死人了。

家里没余粮又没收成可不是得逼死人嘛。

“这……”好半晌,永泰帝才讷讷道,“怎的没有人与朕说过这个?”

宝钗微微偏头,曼声开口:“哪个官员家里没几个十中抽五的庄子呢?”

永泰帝一噎,可是在被宝钗噎到了之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也对啊。

告诉你就是自绝财路,那谁会这么傻呢?

“那你……”永泰帝咬牙切齿道,“你家的庄子呢?”

宝钗无奈,坦白道:“陛下别看微臣,甚至都不用想林大人家,微臣家里虽然不缺钱,林大人做了那许多年的巡盐御史更是不困于钱财,可在地租的问题上,无论是林大人家的庄子还是微臣家里的庄子都不干净,微臣家里的庄子是十抽四,林大人家里大略也差不离。实在是不敢少太多,毕竟……陛下也为微臣与玉哥儿的处境想想,别的人家都是十中取五,若是咱们财大气粗十中取一,别人家会如何看呢?”

如何看?

还看啥啊赶紧弄死。

你十中取四做好事那都还行,至少没太衬托我们那黑心地主老财的身份,可是你要真的十中取一了,我们脸往哪搁?

何况你薛家还有钱,你薛家玩命买房置地,佃户也会玩命往你家去,那我们家里的庄子咋办呢?

“你说这个,到底是为了什么。”好半天,永泰帝还是没想到对宝钗发火的正当理由,唯有恨恨开口,“又与林卿种地有什么关系?”

宝钗这才一扬下巴:“林大人种下的这个东西是从佛子的老巢寻到的,名字是什么……对,马铃薯,佛子不只是留下了这东西,还附带说明了这东西似乎是可以亩产十五石,林大人不信,这不,带着一些孩子正在试着种呢。”

“多……多少?”永泰帝感觉自己仿佛得了老年痴呆听力退化,当即便骇然道。

“十五石。”宝钗沉静地开口,“对,就是稻谷产量的五倍。这事儿若是属实呀……”

永泰帝眯起眼睛,涩涩开口:“这马铃薯,就得是上天赐给朕最大的宝贝了。”

还有,那已经嗝屁当场的佛子……谢谢你给国家做出的贡献 (*≧▽≦)


状态提示:148.么么老天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