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铁血魏晋南北朝>番外篇39 南梁代齐 3

上回我们说到萧衍否决了萧颖冑的向北争取北魏援助的方案,一力承担前线指挥,下定决心要吃掉已经被叛军围困已久的鲁山和郢城。其实我们在“纸上谈兵”的章节已经跟大家聊过,此时北魏帝国以元英为首的少壮鹰派将领们已经在向皇帝元恪建议大举南侵的事宜了,可见萧衍所言不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魏最终没有南下是因为自己“乱起萧墙”,如果北魏果真大举南侵,又怎么会用鲜卑战士的鲜血为萧衍或萧颖冑打天下?萧衍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他防备着北魏还觉得兵力捉襟见肘,又怎会主动去招惹北魏南下呢?此时的萧衍也的确是“逼上梁山”,除了硬着头皮干到底--强攻郢州,确实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在前线形势一片胶着的同时,一些有利于萧衍叛军的变化却在悄悄地改变着战争的天平。不用说北魏最终并未出兵南下蹚这滩浑水,南齐中央军推进到距离郢城只有三十里的加湖时,就被萧衍派去的一支部队堵住了去路,双方各自扎营对峙起来。史载此时,中央军城内城外的军队都燃起大火,通知对方并取得了联系。但是在萧衍建立的层层封锁线面前,他们也只是互通消息而已,谁也没有勇气去做鱼死网破的攻击解围之举。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鲁山南齐主将房僧寄生病逝世了,而在这之前,郢城的主将张冲也病死在坚固的城堡内。房僧寄和张冲的先后逝世,无疑给郢州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此时萧衍适时抓住这个机会,一面监视郢城和鲁山,一面集中兵力,强攻中央军援军的加湖大营,史载7月5日,加湖大营崩溃,中央军被杀或跳入水中溺死的以万计。

萧衍的这次大胜彻底摧垮了郢州守军的心里防线,7月25日,鲁山守军投降,7月27日,郢城守军投降。郢州战役以萧衍的完胜宣告结束。资治通鉴记载了萧衍叛军接收郢城进城时所见到的惨状:“……郢城之初围也,士民男女近十万口,闭门二百余日,疾疫流肿,死者什七八,积尸床下而寝其上,比屋皆满……”死人太多,来不及埋葬,只好和活人共处一室,一个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场战役下来,竟然死亡了7-8万,真是人间地狱!很显然,入夏的天气最终帮了萧衍一把,在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得不到有效医治的重伤员很快就会死亡,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尸体快速腐烂,而被围困的铁桶一般的城池又无法有效处理这些“疾病源”进行防疫工作,于是导致瘟疫流行,“鬼城”的形成就在所难免了(房僧寄和张冲可能就是死于瘟疫,从而成为郢州投降的诱因之一)。我不由想到了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的一首著名的元曲:“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就在郢州前线戾气弥漫,一场人间地狱的惨剧正在上演之时,远在建康首都的南齐皇帝萧宝卷却完全没有哪怕半点触动,伤亡以及城池的丢失对于他来讲只是数字而已,“吃喝玩乐”却是萧宝卷万年不变的“日常”。史载就在此时,萧宝卷却还在大肆扩建自己的皇家园林“芳乐苑”,他命人把园中山石都漆成彩色。如果发现谁家有好树或者好竹,萧宝卷必然命人夺取,拆屋毁墙也要把他们完整搬回芳乐苑,可是天气炎热,不适合移植,树木竹子不久干枯死亡,萧宝卷就再找新的移植。不仅如此,萧宝卷还在芳乐苑中和他的潘玉奴潘贵妃玩起coy,设置小市场,命宦官宫女卖肉买菜做生意,而潘贵妃倾情出演市场经理(据说潘玉奴老爸就是屠户,美女市场经理却也是本色演出),萧宝卷也友情客串市场管理员,如果萧宝卷有过失,潘玉奴就命人打他板子,萧宝卷也不生气,只是命令侍卫不得呈献大棍和实心木杖。萧宝卷还在园中开凿运河,建立水坝,自己亲自拉纤撑船,玩了个不亦乐乎……

史料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国家就是皇帝的,前线已经败坏到这个地步了,如果国家灭亡,皇帝自然没有好下场,萧宝卷难道不知道吗?到了这个紧要关头,他不和大臣商议对策,还在挥霍青春,必然是死路一条,难道他此时连一点求生yù_wàng都没有吗?

其实我们在前面的章节早就说过,萧宝卷年少即位,除了铲除“辅政大臣”,把政坛搞乱之外,他基本没正经打理过朝政,治理国家对于萧宝卷这个“爱玩”的大男孩儿实在是一个“无法胜任的工作”。从萧宝卷的角度看,这也不能完全怪他,又不是他自己选择要坐上皇帝宝座的。人生在世,立于天地之间,当他呱呱落地那天起,天命、地运都已经有了定数,唯一可以稍加调整的只有“人事”而已,而决定“人事”的性格又是受命运影响的,所以一个人所谓的“主观选择”,又多大程度上是出自“主观”的呢?所以,既然萧宝卷是“被动”的坐上皇帝宝座,他不打理皇帝的工作也是情有可原。而站在人的“动物性”角度来看萧宝卷,既然没有责任去承担皇帝的重担(就算想去承担责任,但没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决策能力,所以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及时行乐,过好现在每一天是最重要的。不难看出,萧宝卷的能力和兴趣无疑很适合在市场卖肉卖菜,试想如果萧宝卷和潘玉奴能在太平盛世投生在小商小贩的两个邻里之家


状态提示:番外篇39 南梁代齐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