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两个月的时间,陈康杰将自己的报名表填写清楚,交上去之后,就等着通知了,顺便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构思一下自己的竞选纲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全国各高校的学生会主席竞选纲领都是大同小异,原因无他,都在于要接受党的领导,那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无论是谁,如果他的竞选纲领脱离这个框架,其结果就只能是被排除在候选人名单之外。
陈康杰不可能真的想领导学生运动,在今天的社会和环境下,也不可能有那种事情出现,社会安定,政治平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根本没有学生运动存在的前提和机会。但是陈康杰也不想太过死板,他觉得如果他要干的事情和别人一模一样,那就没有干的必要,总得有点新意才行。
想了一天之后,陈康杰找到了一个重心,那就是如果他当选了,就要想办法让同学们的思想变得更独立,而不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大同小异。接下来,陈康杰就围绕着“独立”二字草拟自己的竞选纲领。
严格来说,这不属于学生会的作用范畴。要让同学们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这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事情,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以及社会氛围,只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才可能让培养出年轻人的独立性格和独立思维。
陈康杰现在还没有办法涉及那么多面,不过作为学生会主席,陈康杰觉得还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的,因此,他的竞选题目就叫“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会组织”。之所以加上“相对”二字,是陈康杰权衡的结果。如果要在校园内部促进同学的独立意识,首先就要学生会组织是独立的,假设学生会做什么事都有一大堆条条框框,那又怎么去发挥引导作用呢?因此陈康杰才以这个作为切入点,先争取道自由权再说。
另一方面,陈康杰也明白,不管怎么样的独立,那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大环境的影响,陈康杰也不例外,他同样也得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和管理制度。只不过,陈康杰想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和影响力创造更大的独立活动空间而已。要求竞选学生会主席是关萌宇他们怂恿的,陈康杰就打算好好利用一下他们的纵容。反正在陈康杰的心里,你们干就干,不干拉倒,既然怂恿了我,就得给政策支持才行。
虽然陈康杰生活在校园里,也在忙着准备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不过,他的目光和心思并没有被限制在这座三面环山的美丽校园中。国际上有吸引力的事件他同样是保持关注度,这是由他超前的见识和深邃的眼界决定的。
最近就有一个地方在牵动着陈康杰的神经,说它牵动着陈康杰,并不是这个地方和陈康杰有什么切身联系和利益相关,而是他找寻找从这个地方即将发生的事件里面所能得到的好处。
这个地方就是伊科里,再过不了多久,这里即将发生一场持续七十八天的局部战争,并且是一边倒的狂轰滥炸。目前,战争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伊科里是南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只不过这里生活的人是以阿人为主,南国其他地方是以塞人为主。就因为这个再加上其他一些历史原因,伊科里在南国内部是一个独特的地区,他们一直追求高度的自治权。只不过在西方和邻国的怂恿以及民族主义的催生下,几年前伊科里就希望获得独立资格。
作为保证国家主权完整以及领土完整的需要,尤其是伊科里这个地方是塞人文明发展的摇篮,所以联邦政府自然是千不愿万不愿的。
1996年,阿人在伊科里成立了“伊科里解放军”,开始了运用暴力手段的分离运动。面对阿人的反抗,以洛维奇首的南国当局采取强硬镇压措施,派遣大批塞人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伊科里,试图消灭“伊科里解放军”。这样,在波黑战火逐渐熄灭的同时,伊科里的战火却越燃越旺,1997年以后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伤亡人员日趋增多,约30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伊科里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国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洛维奇政权。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于去年底开始介入伊科里危机。在很多人看来,西方是希望通过施压的方式让洛维奇屈服,从而以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今年二月,在美国和北约的重重压力之下,塞人被迫坐下来与阿人进行谈判,地点就在法国首都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有意思的是,作为谈判的基础,是由美国人草拟的一份方案。
在很多人的眼里,美国人的这份方案是不偏不倚的,是公正的,其大致内容是:尊重南国的领土完整,伊科里享有高度自治,南**队撤出伊科里,“伊科里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伊科里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然而这一份方案起到的却是火上浇油的作用,因为双方都不可能接受里面的内容。阿人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国则不同意伊科里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伊科里。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