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份,《江湖》上映11天,国内票房1927万人民币。
而作为搅局者《大腕》的票房则是达到2088万元。
一时之间,影评家们感慨:“票房至尊,大片江湖。大腕不出,谁与争锋!”
四月末开始,先是《江湖》横空出世,让电影行业兴奋起来。接着,《大腕》以比《江湖》更抢镜的面貌,抢走了原本属于《江湖》的曝光率!
渐渐的,媒体和圈内,提起《大腕》的越来越多。而《江湖》很多情况下,是附带一提。毕竟,《大腕》的段子,可以提供大量的槽点和话题。但是《江湖》就只剩下剧情和特效了,除了电影不错之外,人们找不到更多的话题去分析和议论。
从媒体新闻数据可以分析出来,近期《大腕》的新闻报道,已经超过《江湖》三倍。
这倒不是《大腕》的水准,远远超过《江湖》。真正的原因,反而是因为《大腕》广告宣传上投入的本钱,远远超过《江湖》。再加上《大腕》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取材自流行的段子,所以,话题性远远超过《江湖》!
话题性够强的电影,运营的上当即可成为同期电影最不愿意面对的竞争对手!
因为《大腕》将头条新闻都抢走了,同期的电影的眼球效应自然会降低。而在上映期间,没有足够的话题性和眼球效应,难免会影响票房收入。
电影,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产品!而是要在上映期间,尽可能的高调,尽可能的抢占舆论焦点,才能取得不错的票房。
如果,新闻关注度不够,票房逐渐萎缩了,那么,对不起……电影院线会安排更多场次给更赚钱的电影。
因为《大腕》风头正劲。并且,电影投资人砸了3000万元宣传预算,更是讨院线的喜欢,所以《大腕》迅速成为了电影院线的宠儿。
即使中影集团在《江湖》有投资。但目前,中影旗下的院线也仅给了40场次给《江湖》,另外,40的院线场次安排给了《大腕》。剩下20的院线场次,象征性的给其他的一些小成本电影。
就连中影集团的院线。《江湖》和《大腕》的院线场次,也仅是持平!更别说中立的电影院线了。
……
“哥伦比亚公司出手的方式,果然是挡无可挡!”王启年分析了哥伦比亚电影的路数,也是觉得有点无奈。
因为,这并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公平的竞技!
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可以砸三千万去宣传!
小伙伴公司不可以!
因为,《江湖》若是砸三千万宣传经费,电影不仅仅不能赚钱,反而会亏本。
索尼哥伦比亚可以将《大腕》发行到全世界各地,因为。其本身就拥有全球的发行网络和人脉资源。
小伙伴公司不可以!
即使是国内本土市场,小伙伴公司也没有自己的院线和发行公司,更别说是海外渠道了。
“年子,感觉有点对不起你啊!”宋柯惭愧的说道,“华纳太和公司,也是《大腕》的投资方之一,作为华纳中国地区的副总,我据理力争。但还是……做不了主!”
“没事,也就少赚一点而已!”王启年淡然说道。
麦田音乐公司被时代华纳公司兼并之后,其投资的《江湖》电影的分红权益。自然也归属于华纳。
不过,华纳公司已经投资了《江湖》,但却并不在意对《大腕》参一股。甚至,由于华纳在《大腕》里面占据的权益更多。所以,海外发行方面,也更偏心,给《大腕》更多的资源。
这其实也不怪华纳,因为,华纳是全球性的娱乐巨头。其中。也是日本地区的主流院线商,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力挺,《大腕》可以在日本市场获得更好的票房收入。
而《大腕》遭受狙击,日本不可能上映了。
毕竟,2001年的政治气候越来越明显——日本小泉已经当了首相,并且,小泉为首的日本内阁官员,纷纷开始参拜靖国神社。中日之间的政治摩擦,突然还是升温。
而此时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与日本的票房市场相比,不到日本票房市场的十分之一。《江湖》被日本电影票房市场封杀,《大腕》却堂而皇之登录日本市场。华纳难免为了利润着想,显得不是那么仗义。
嗯,其实……仗义一向不是生意场的本份!
生意就是生意!
影视行业公司和金融投机一样,往往喜欢搞两面下注!可能,两部作品势同水火,但一些影视巨头,可能会两部竞争对手的作品,都有投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用以规避影视投资的风险。
尤其是是一些投资成本很贵的大片,往往都是“你中我有,我中有你”,许多原本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经常,会同时投资某些作品。
要知道,《大腕》是中外合资的电影,中国的投资方既是华谊兄弟公司。影视投资,还不是其主业,目前华谊主要所广告生意的。即使《大腕》电影里面,出品公司一栏里面,也写着“华谊兄弟广告公司”!
而华谊兄弟在进军影视行业之后,与索尼哥伦比亚长期是盟友关系。很多华谊的电影,哥伦比亚都有投资和购买海外版权。
因为,利益因素,导致华谊和哥伦比亚的关系很铁。
而小伙伴公司由于自身实力不足,自己阵营里面的很多伙伴,也都是三心两意,并不可能全力相助。
即使这样,王启年却并没有灰心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