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时空走私1859>第二三二章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从西伯利亚舰队的船上弄下来的。

也就是说,由于俄国人的支持,锦州城里不但有大量的12磅炮,还有36门24磅加农炮,以及12门32磅加农炮,在炮弹方面,除了有大量实心弹外,还有少量开花爆炸弹,最远射程可达2330米。

有了这么多洋炮,加上原先的各种自制青铜炮,让锦州城的城防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至少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军事要塞了。

强大的城防建设,人数众多且士气合格的兵力,再加上提前储备的足够吃两年的粮食以及大量弹药,又把整个城市的普通老百姓,尤其是汉人往后迁徙,搞的整个锦州城目前只剩下军事与准军事人员,成了名符其实的要塞城堡。

这样一座要塞,周达的第一路军就有些无可奈何,哪怕是那些昂贵的155毫米榴弹炮,也打不开这种乌龟壳一样的城防。

虽然155毫米榴弹炮的威力也很大,但要打开这样的城防也是千难万难,更何况那些炮弹数量有限,也不可能无限的轰炸,至于其他像改版12磅拿破仑炮,就更是拿这种城墙无可奈何了。

…很显然,在李永吉停军不前的这段时日,清军在俄国人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抵御现代火炮的方法,锦州防线就是这种情况下诞生出来的怪物。

其实建设锦州防线的事情,情报人员早就给李永吉上报过了,但李永吉一直没当回事儿,因为他一直觉得清廷根本搞不出什么像样的堡垒,而且堡垒再好,又怎么挡得住现代化的武器。

换言之,李永吉一直对自己的155毫米榴弹炮信心十足,觉得在这种榴弹炮的攻击下,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清军建设再多城防也是白搭。

但恰恰是这种自大,让自己的军队在锦州城下一筹莫展。

就在第一路军停顿不前的时候,第二路军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那就是辽阳城也不是一般的难打,同样是变成了一座要塞棱堡。

原来,清军也不傻,尤其是经历过鸦**片战争,被英国人从海上突袭并登陆过后,也对中华帝国军的海上突击能力担忧不已。

清廷知道中华帝国军的海军十分强大,因此虽然在牛庄设置了防守,但打一开始就没指望能挡得住有舰炮掩护的两栖登陆军,因此清军为了防备中华帝国军从海路突袭奉天城,就加强了内陆辽阳的建设,把辽阳也变成了一座棱堡化的堡垒要塞。

从这个角度说,其实不管中华帝国军突袭营口与否,最终都要经历辽阳要塞这一关,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们登陆那么容易,完全是因为清军的海防那就是个摆设,守军的预警功能多过防御功能。

因此,第二路军登陆营口后,继续进攻辽阳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因为他们同样打不破辽阳防线。

辽阳城的规模比锦州城可小多了,改造起来也容易些,如今的辽阳城,跟锦州城一样,都是加固加宽过城墙,并照搬锦州城的设计,也搞成了一个六角形的棱堡。

这个棱堡的最外围城墙高6米,厚8米,加上瓮城内城,由内而外由高到低一共有三重城防,也就是说要突破这个辽阳城,必须连破三关。

虽然辽阳城的规模比锦州城的规模小一些,但依旧不是第二路军能够打破的,第二路军可没有155毫米榴弹炮,他们的攻城炮就是传统的自制改版12磅拿破仑炮,这种火炮面对辽阳城的城墙,除了打下一点皮,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不过,好处是,辽阳的火力相对差一点,没有32磅重炮,最强的火力,就只有12门俄国人支援的24磅炮,12磅炮也只有30门,比锦州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就算只有这些炮,威力也相当强大了,尤其是依托要塞的时候,更是对第二路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以至于整个攻击部队都不敢太过靠近辽阳城。

另外,辽阳守军的数目也少,一共只有四万人,除了五千新军外,其他的守军部队一半是八旗兵,一半是绿营兵,但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最起码依托城墙的话,打的还算是有声有色。

也就是说,第一跟第二路军都遇到了麻烦,顿兵城下,前进不得,唯有攻打蒙古的第三路军还算顺利,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能阻拦的势力。

或者说,面对第三路军的进攻,蒙古方面根本就没有过来阻拦的势力,面对那座还算凑合的归化城,就跟以前一样,大军一到,人家就自动投降了。

…但是,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根据情报,蒙古各王公的主力兵马已经大幅度后撤,至今也不清楚到底在哪里,只能大概估计,可能在黄河沿岸的包头一带,而且在情报中,还出现了僧格林沁的名字。

据说僧格林沁早已经逃回了老家,并在当地重新拉起了一支兵马,这种大踏步后撤的主意,很可能就是他的意见,毕竟他虽然大败亏输,但毕竟是跟帝国军打过交道的人物,是知道帝国军在火力方面的优势的。

“看来,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啊。”李永吉叹了口气,“一个不留神,没想到满清这条死鱼居然还能蹦跶出一个花来,搞出这么多名堂,把我的几十万大军都挡住了,都怪我,大意了啊,养虎为患,养虎为患啊。”

“陛下也不必太过自责。”前来汇报情况的作战参谋处处长周胜军道。“根据前线情报人员的反馈,清军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成这些要塞,是俄国人插手的缘故,没有俄国人帮忙的话


状态提示:第二三二章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