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港爆-炸案发生后,各方除了一开始闹了一阵,惊叹了一阵,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剩下的,就是闷头为即将到来的新局面做好准备,像二十一世纪那种开战之前先互相打嘴仗之类的事情,压根就没有。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不是个信息社会,也不是个讲究公道正义的世界,而是列强当道的十九世纪。在这个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时代,道义之类的东西虽然也很重要,但远没有胜利来的重要。
就好比当初英国对满清搞的那个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个战争明显是个非正义的战争,开打的时候,连英国政府都不好意思,计划差一点流产,英国政府也是以微弱多数才同意开战。
就算开战了,英国政府当时也底气不足,是打算稍微捞点好处就算的,毕竟当时的满清还是挺唬人的,至少军队数目很多,谁知道满清太不争气,三下五除二就被英国人给打的满地找牙。
这一下,满清的虚弱全面暴露在英国人的眼前,也暴露在了欧洲列强的眼前,从那以后,西方列强才像闻到血腥味道的鲨鱼一样,猛地扑了过来,争相抢夺中国这个美味。
因此,对这个时代的西方列强而言,战争的正义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战争的赢面有多少,好处有多少,如果赢面够大,或者说好处够多,那么就算是非正义的。也可以先打了再说。
扩大对美国内战的干涉,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表面上看,英法两国是因为新奥尔良港爆炸案恼羞成怒。开始扩大出兵规模,但本质上说,是英法两国看到南方联盟国的赢面大增,从而决定提前出兵,遏止联邦军的发展。
过去,英国人跟法国人不下手,是因为美利坚联邦国与南方联盟国的战争还没明朗化。战争的规模也太大了点,所以不想贸然下场。但现在双方的战线已经开始僵持下来。而原本脆弱的联盟军在中国人的帮助与武装下,已经鸟枪换炮,至少从装备方面超过了联邦军,已经初步显露了独立成功的曙光。
当然。真正让英法两国下定决心的原因,是中国人与联盟国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赚到的天大好处。
根据可靠消息,中国人自从登陆新奥尔良港,一开始一路挺进,径直打到孟菲斯城,可从那之后,他们就不再继续进攻,而是忙着稳固战线。并与联盟国交好。
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但很快的,中国人就开始以自己所占领的三个城市为中心。依托密西西比河的便利运输,开始与联盟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在这场贸易活动中,中国人大量输出中国制造的工业品,然后收购当地的农产品,从而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贸易环路。
最可怕的是,这个贸易吞吐量据说大的可怕。不说别的,光一个孟菲斯港。现在每天的贸易吞吐量至少超过一万吨,就繁忙程度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
毫无疑问,孟菲斯港的吞吐量大增,跟李永吉的金手指有很大关系,不过或许要问了,李永吉目前每天的传送吨位不过才500吨,也就是一天只能传送五百吨的货物去现代社会,怎么可能一天吞吐量超过一万吨?
要解释这个,就要从头说起了。
李永吉有一天五百吨的传送吨位限额是不假,但是他这个限额是可以累积的,最高可以累积90天,也就是近三个月。
虽然之前李永吉每个月都有利用传送吨位,但由于过去依旧是从现代社会进口的多,出口的少,所以李永吉还有大量的传送吨位没用,一直在积累过程中。
后来,当李永吉发现这里的农产品居然在现代社会可以大卖,就开始收购本地的农产品,然后传送去现代社会当有机农产品卖,这才把以前积攒下来的传送吨位给用掉了。
接下来,李永吉就不再浪费吨位了,毕竟他每天只有五百吨,所以不再传送像玉米小麦之类经济附加值低的东西,而是只传送像大马哈鱼、匙吻鲟等经济价值高的东西。
因为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价值相当大,比一般的农产品价值要高多了,可是这些东西在当前的美国人眼里,却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所以哪怕是滥捕滥捞,也不算是什么事儿。
另有一个,为了避免浪费传送吨位,李永吉已经不再全部传送农产品了,而是从张信达那里接收了一条有机食品生产线,直接把孟菲斯附近的蔬菜水果还有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加工成真空包装,然后送去现代社会,现代社会那边,张信达只需要把这些东西贴上标签,印上一个生产日期,就可以直接往外卖了。
这样一来,等于利用了这个时空孟菲斯本地的廉价劳动力跟廉价原料,成本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所以赚头还是不小的。
除了这些外,李永吉还进口了一条啤酒生产线,在当地用小麦生产现代啤酒,这些东西就不卖去现代社会了,而是直接在当地以高价奢侈酒出口,以换取真金白银。
别说,李永吉搞的这个叫银麦啤酒的新品牌,在当地很受欢迎,不但口味好,价格也不是高的离谱,再加上精美的玻璃瓶包装,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仅次于青岛啤酒的高档啤酒。
换言之,李永吉亲自带兵坐镇的孟菲斯城,已经成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基地,在这个地方,李永吉办了不少基本的工业,利用现代的设备以及简单的发电设备,搞起了诸如啤酒生产。罐头生产,真空有机食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