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调教太平洋>二八七 一千四百万的试验舰?
有土地的农户,成立了遍布于三省的十余个大型政府农场,专职开垦和种植粮食,还搞起了畜牧养殖业,再加上吕宋的入手,才使得不用再担心粮食敞开供应。

趁着吃饭的机会,李默说出来了来意,希望设计部能尽快拿出新式驱逐舰的设计方案,可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麦克金森竟然激动地连饭也不吃了,在一片诧异的目光中把李大少爷拖进了位于琉球的舰船设计分部大楼。

冲进办公室后,麦克金森一句话也不说,就冲进了一大堆图纸中,犹如拾荒淘宝的人般从柜子里掏出了几份设计图纸。

等看到图纸,李大少爷也不禁有些诧异:“麦克,这些都是你设计的?”

“哦!怎么可能,老板请您相信我的能力,我怎么可能设计这种小军舰,我的梦想是设计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战列舰,就像您上次给我的那种方案,它太让我惊讶了!”

“做操的,给你无畏舰数据和资料大半年了,也没见你弄出来啊!”鄙视一眼大设计师后,李大少爷才扭过头:“那你怎么会知道我想建造驱逐舰?”

“这是老板您的海军上次提出的要求,说部队需要一种小型快速的军舰。”麦克金森得意洋洋:“虽然没有正式订单,但老板你不是说过吗?要多多进行前瞻性的设计和研究吗?所以我组织了年轻学员进行一次竞赛,这些都是他们的作品。”

“行啊!都知道拿小军舰给大家练手了。”李默夸奖一句,打量起设计图,但并没有露出太多欣喜之色,因为其中大多数都还没摆脱目前各国的设计风格,最主要的是,全都太小了!

驱逐舰目前被各国称为鱼雷舰或者雷击舰,之前主要是对付鱼雷艇,随着鱼雷越来越多应用,也渐渐成为了各国最喜欢的一种小型军舰,而且以其快速机敏成为保护舰队外围屏障,侦查巡逻的主要舰种。

英国是首个提出将驱逐舰放大的国家,欧洲各国随后也纷纷仿效,目前各国的新锐驱逐舰排水量大都已经接近千吨左右,但对李默来说还是有点小,不是因为他贪大求全,而是目前海军实际战术需要造成的。

首先是鱼雷,和目前各国口径偏小,射程最大也不过一千五百米的鱼雷相比,长矛鱼雷不仅口径增大了很多,重量也激增不少,而且后期改进后肯定还将增加体积和重量,如果驱逐舰太小,那就装不了几枚,形成不了密度。

而且这几场海上军事行动中,海军的潜艇,和一度让他都非常头疼的浦贺水道水雷阵的强大破坏力也令人影响深刻,尤其是最近飞艇技术也开始出售了,一旦扩散后也具备对本方一定的潜在威胁,所以海军必须拥有对以上新式武器一定的反制手段,虽说各国潜艇大都还处于图纸上,连青花鱼级都比不上,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差距也将越来越大,但潜艇生来就是极难对付,除非逆天现在就搞出声纳,不然就算是青花鱼级出现在舰队面前,以现在的手段同样也非常危险。

何况李默还很清晰地知道十几年后潜艇会造成怎么样的破坏,同时他自己也觉得,研制出一种新式进攻性武器的同时,军队就必须要拥有对其的反制手段,要不然宁愿烂在手里也不能拿去赚钱。

虽然离飞艇横飞,潜艇乱窜的时间还造,但总不能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再放大驱逐舰,如果那样李大少爷也没必要穿越来了,所以这次的设计中还必须兼顾搭反潜,布防水雷和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

麦克金森见到李默一直再往后翻,知道他对这些设计肯定不太满意,也知道他在军舰设计中往往会有独特的想法,所以立即掏出纸笔询问他设想的驱逐舰。

李默也不卖关子,很快说出了他的想法,首先从战术上说,驱逐舰不是主力舰,即便造价低,也不可能太浪费来经常建造,所以要有一定前瞻性,并尽可能的降低造价,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对一千多吨的小军舰来说,任何装甲都是多余的,所以必须在水密舱和抗沉型上多多想办法,在动力方向,檀香山燃气轮机厂和再建的辽东燃汽轮机厂已经具备了大量提供蒸气轮机的可能,随着产量上去单价也降低了很多,所以燃油锅炉配合蒸汽轮机的动力组合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装备的可能。

大西洋型舰艏在靖海级上使用后,明显提高了舰船的抗浪性,所以驱逐舰也将采用这一新式舰型,却抛弃目前主流的平甲板设计,采用长艏楼舰型,满载至少在1500至1600吨之间。

最大航速必须达到30节,同时续航力也必须能做到15节/3000海里以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快速机动的作战理念。

舰炮方面李默并为追求高大全,因为驱逐舰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舰炮只是辅助,所以他改变了深爱多联装的习惯,选择了已经被编入海军制式的三门单装130毫米主炮,采用重量更轻的半封闭式防破片炮塔。

虽然看似三门主炮火力弱小,但实际上也并不差很多,因为l47/130毫米舰炮已经得到了实战检验,手动填装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以上,应付一般冲突已经足够了,至于速射火力上,将采用正在改进,首次具备高攻角能力的37毫米双联速射机炮,

同时新驱逐舰还必须可以搭载两套三联装长矛发射架,和六枚备用雷,具备在海上自行填装的能力,同时还能携带二十枚水雷或者二十枚深水炸弹。

有了的详细要求,麦克金森立即开动起


状态提示:二八七 一千四百万的试验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