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狼行三国>第九百三十七章 战略调整

争衡天下之中实力占优的一方力求稳正之道意在少起波澜乃是堂堂正正之道,并无可置喙之处,但万事有利必有弊,这样的策略也是会被精明的对手加以利用的。无论是设置烽火台还是迁徐州之民以往扬州,刘备诸葛亮等人利用的就是刘毅求稳不愿弄险的心理,天下大势本就不是单纯战场上的较量,各方之间的博弈与心理战及其他各种手法亦是各展所长,比如当年那场论战就是汉末难得的文坛盛事!

包括此次兵出青州兖州攻略以及汉中防卫战刘毅的战略手法都是四平八稳,层层蚕食,逐步推进而不给对手任何反转的机会,刘备兵屯庐江随时准备策应中原战局,他与一众麾下对朗生的策略自然也有几位深入的研究,在徐晃兵出徐州以前他们的判断也都是极为准确的。只要自己按兵不动刘毅意在拿下曹操就一时不会对徐州如何,似此何时出兵的主动权是操控在刘备手中的,但显然伏后颁旨,大军出动,刘毅的心理已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扬州也要对此作出应对。

燕军敢于如此刘郎生就是不怕曹操刘备二人联起手来,龙骧军一出最大的目的就在逼刘备表态,可对扬州而言这个态还真不好表,徐晃这一次经庞统面授机宜可是扯足了大旗,此来徐南是受朝廷所托甘刺史之命前来调查迁民之事的,谁敢不予合作公明就能给他发上一顶不尊朝廷号令的大帽子,倘若他真的只是钦差又另当别论,私蓄人口的世家还少吗?即使在幽州这种情况也只能说是得到限制却未能完全根除就不要说大汉其余各州了,别说钦差,皇帝来了未必管用。但徐晃不同,他手下可是有着六万如狼似虎的龙骧军士卒,不服气你反抗一下试试,不敬朝廷这样的罪名公明足以让你满门抄斩!

大义的名分加之充足的武力作为后盾,龙骧军的攻势是扬州军难以反抗的,一旦反抗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庞统当日在设计之时就已经牢牢扣住了这一点,燕军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无人可比的,既然有着这个优势就要将他用到?用到极致!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徐晃不过是打着个幌子实际要占领徐南三郡,但看出又如何,此幌子很是犀利。

说的浅显一点庞统此举便是“挂羊头、卖狗肉”,但羊头够大,狗肉够新鲜便一样不愁销路,大汉皇叔,心存汉室忠心耿耿,这是刘备一直以来在世人面前营造的形象,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不过现在坏处来了,这个名分就使得他缚手缚脚。庞统当日提出此法,刘毅便是拍案赞赏,二人都被世人称为刘皇叔,但这个皇叔也是要有高低上下之分的,一个皇叔忠君爱国,另一个却在背后耍小手段,宣传上再稍稍润色一下,就能在心理层面让刘玄德很是不适,一般而言敌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对朗生来说这样的事情可以多多益善。

当年第一次兖州之战后,曹操对刘毅曾经有过一句评语,“与大事处有决断,设小谋时亦狡诈!”这狡诈二字出自孟德口中却并无太多的贬义,所指亦不过是朗生经常会有不拘小节之处,有的时候甚至只是为了恶心你一下让你极为不适但从实际而言却并没有太多的损失,且他还更是乐此不彼,他却不知在朗生而言心理战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战术,大战之时一方心情舒畅一方却是憋屈郁闷所能造成的结果往往就是天壤之别,心理上的优势往往比之实际亦不遑多让。

面对徐晃的步步紧逼,庐江刘备之处的应对是沉默待变,面对刘毅大义凛然的指责,斥其不尊祖宗之法他还真的无法置喙,且兖州战局在开始之后发展速度的缓慢也是超出了刘备的预料!乐平之战打了七日,头四日燕军辽东军的攻势一天猛似一天,取得的战果亦是一日多似一日,可自第五天开始攻城士卒却似乎已然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在乐进的拼死反击之下毫无建树的退兵而去,对此赵云高顺迅速下令整军,这一整就是两日之久!而在鲁国东平二处,高览与太史慈对城池的攻击也只能说是零打碎敲,进度比之东平还要缓慢许多。

与之相对的是燕军铁骑营虽然占据了一些交通要道却在曹军虎豹骑出神入化的打击之下不胜其烦,除了白马营尚在与敌纠缠乱战之位,其余三营皆收缩兵力保持之间的良好的联系以兵力之优来面对曹军的攻势,整个兖州战局一时间便向着有利于曹军的方向发展,似乎面对坚固的城池与对方骑军借助地利的游击燕军出现了后力不足。

为了这兖州之战,燕军精心准备长达两年之久,各方面做得都是极为周全,而在青州损失战力的乃是龙骧烈火二军,剩下的三支主力都是人员齐备士气高昂,出现今日的局面难道是燕军忽然就不会打仗了?抑或是曹军坚城为点,骑兵骚扰的战法太过精妙?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兖州之战打到这个地步曹军的奋勇抵抗以及地利人和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原因就是刘毅的有意为之,目的还在节奏!

倘若你能更深一步的去分析眼下的战局便会发现虽然燕军无论是步军还是骑军都难有巨大的突破,可他们的机动性却是极好的保存了下来,换句话说三支主力军与铁骑营的行动完全可以由他们自行决断,曹军眼下只能做到固守对此却无法影响!刘备出兵的前提是什么?必须等燕军与曹军在兖州打到一定程度无暇他顾之时才可行之,倘若此时渡江,燕军的三大主力包括麴义的烈火军在内都可


状态提示:第九百三十七章 战略调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