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苦淬甜享>第三卷 第一章 妈妈的家务活

第三卷第一章妈妈的家务活

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干的是重体力活。妈妈为了保证爸爸能满勤全额地把工资挣回家,除了把全家人的细粮和油都装进爸爸的饭盒外,家务活也一点不用爸爸沾手。我们能帮到妈妈的都是些简单的活,也很有限。

妈妈操持这个家也很不容易,她一身的病,胃、肾、心脏、肠道都有问题,还有严重的关节炎。妈妈最怕冷,春秋两季要穿棉袄棉裤,冬天则要穿两层棉衣,棉鞋的外面还要套一层自制的棉套。就是这样,家里人进出屋子还要随手关门,偶尔一次忘记关门了,妈妈马上就知道,会立即发出关门的命令。我就是这样在妈妈的训练下养成了走那都关门的习惯的。妈妈常年全身浮肿,我一直认为我的妈妈很胖。妈妈的胃病很重,经常会从胃里吐出血块,爸爸叫它血饼子。

有一次我在外面玩时有点饿了,想回家找点东西吃。一进外屋地正撞见妈妈,就见妈妈双手捂着嘴,似乎在吃什么东西。妈妈见我进来了,没说话,赶紧走进南屋。我正想找东西吃,看到妈妈手里似乎有一块瘦肉,但妈妈并没有给我吃的意思,而是躲进了屋里。我一着急,就喊了起来:“妈,怎么不给我块肉吃!”妈妈没出声,我进屋一看,妈妈手里的瘦肉已经没有了,嘴角上还有点象血的东西,脸色苍白,好像没有力气与我说话。我感觉不对,就跑去找爸爸。我跑到半路上正好遇上下班往回走的爸爸,我告诉爸爸:“妈妈吃了块瘦肉后就躺炕上了,脸色苍白,没力气说话了。”爸爸一听就开始往家跑,边跑边训我:“什么吃瘦肉,家里哪来的肉,那是你妈吐的血饼子!”爸爸是早就知道这事,只是瞒着我们这些孩子。我听了爸爸的话,虽然不知道妈妈怎么了,但我知道妈妈病了,能从嘴里吐出那么大块的血饼子,还一定是重病。

妈妈不肯去医院,因为家里没有余富钱去看病,无论爸爸怎么说,妈妈都肯去。而且很快就爬起来下地做饭了。

妈妈很坚强,一切都以爸爸为主,从不述说自己的辛苦,身上的病痛也从来不叨叨。总是那么默默地操持家务,伺候自己的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

妈妈每天要给我们一大家子人做三顿饭,要洗补全家人的衣服,要做煤坯、劈柴禾、喂猪狗鸡鸭、挑水、种地、收拾家。那个时候做家务不象现在有各种的机械电器全智能家电做帮手,一个电钮按下去就等着吃现成的了。妈妈那时做饭,先是要过引火关。引火就是用草、劈柴最终把煤引着。这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引不着。引火技术好的人,用草用劈柴都小,而且一次成功,技术不好的,用掉很多草和劈柴也引不着。引火关过了还要过接风匣关。拉风匣是个力气与技术并重的活,风匣要拉的即保证灶堂里的火要旺,还不能浪费煤,还要适时地把煤碴扣出来,否则不及时扣出煤碴则影响灶堂的火不旺。过了拉风匣关则是锅上关。锅上关是最忙的一关,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双手与眼睛、耳朵要密切配合,即要判断准确又要反应敏捷。比如烀玉米面饼子同时熬苞米粥,苞米碴子要在锅里的水刚一响边时迅速放入水中,晚了,粥吃起来会感觉硬,粥也变少,早了,粥吃起来会感觉糜烂。必须是在水即将沸腾之前,锅边上的水开始起泡发出响声时加入苞米碴子。碴子下锅后要在没贴锅底之前,迅速荡开,使碴子漂起来,而不贴在锅底,否则苞米碴子贴在锅底会煳锅!待苞米碴子能飘起来不再往下沉锅了,这时锅又恢复到了苞米碴子下锅前的热度,这时要抓紧时间把苞米饼子贴到锅边上。这是整个做饭的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时刻。贴饼子需要事先把苞米面和好,这当然要在引火前做完,不能等火引好了再和,没那个时间。贴的时候要双手并用、薄厚均匀、力道合适、位置安排合理、抛贴准确!如果薄厚不均,会出现有的煳了,有的没熟,抛贴时力度不合适,会出现散花或者没贴住滑进粥里的情况。而这一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因为饼子贴好后需要迅速使锅升温,升温不及时整锅饼子都会滑进粥里,那就成了糊嘟粥了!一般情况下手慢技术不好的人,烀饼子时会找人帮忙拉风匣、加煤,以保证锅的温度能贴住饼子。而我的妈妈不用人帮忙,她技术好,判断准确,手还快。和好的面,妈妈会做出大小一样的饼子,还不会剩面。妈妈烀饼子最拿手的是最后一环,就是加热。加热这一环需要靠经验判断,如果判断的不准,就可能出现没熟或者煳了的情况。烀出来的饼子,最好的火候是使饼子与锅接触那一层焦而不煳,吃起来又脆又香且越嚼越有玉米的香味。妈妈每次烀饼子都能把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我也最愿嚼那层焦脆层。别人家的妈妈可不一定,有时会没有焦脆层,有时则变成焦煳层了。没有焦脆层的饼子吃起来显得太软,焦脆层变焦煳层的饼子吃起来发硬,而且那焦煳层吃起来发苦,不吃又浪费。

妈妈做家务是院里妈妈们最佩服的人,但妈妈身体不好,总是硬撑着给全家人做饭吃。妈妈有什么困难和病痛都自己忍着,不让家人知道。她是为家人着想,可这也导致她的病被耽误了。后来若不是遇到一个好中医,还不知道妈妈会遭什么罪呢!


状态提示:第三卷 第一章 妈妈的家务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