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世子的崛起>一百七十一、决胜前夕

严昆下午回了一趟王府,是来向李业催将军酿的,这确实是出乎意料的事,因为酒楼的将军酿居然全卖完了,而且年后出现一种销量暴涨的趋势,听雨楼的将军酿居然买光了.....

后院酒坊还在建造,赵四监督下工程进度已过半,但若想投产还需要时间,剩余的蒸馏酒并不多,连夜让人赶工包装后所有赶出七十瓶让他带走,季春生刚好出门,正好帮他。

这些要是都能卖出去,那就是七千两的巨款!若是卖完也好,正好可以在下一批酒产出之前作饥饿营销。

果然,物以稀为贵,那著名的诗金樽清酒斗十千所描述之事现在看来只怕是真,李业之前还以为只是诗人夸大其词,过年短短几天,听雨楼因为将军酿的畅销,加之各个府邸订购的菜品,过年几天听雨楼赚了好几千两,当然大头都是那一瓶百两的将军酿。

季春生虽去了武德司,家室却在王府,有一个单独的院子,毕竟他当初就是护院头领,所以也回王府住,只是没那么多时间帮他了。

严毢提出让季春生搬出去,毕竟他已经入朝为官,这样皇帝会猜疑。

李业没答应,季春生想住在王府那就住吧,皇帝想猜疑就让他猜疑吧,不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才好办事,只要掌握好平衡点就行。

不过最令李业欣慰的不是将军酿的畅销,而是京中众多酒楼因听雨楼大赚,开始纷纷模仿,起初只是模仿清茶喝法,之后开始模仿起猪肉做法。

听严跟他说起这些后,第二天下午他就到开元府找司马伟挂了名,然后带着两个丫头准备去实地考察,何芊也跑来凑热闹,几人把京都有名的酒楼都尝了一遍,果然很多酒楼都已经有猪肉菜,虽还在摸索,做法也不成熟,但这说明猪肉变得更加普及了。

这是好事,国民身体素质要变强,首先生活水平要提高,人体能涉入更多脂肪和蛋白质,猪肉替代羊肉对此大有帮助。

严昆可跟他说过,周围屠宰户好几次向他道谢,还送了些猪肉。

总的来说,这次引导是成功的,所谓流行趋势很多时候都是从上层向下层渗透,这是因为上层掌握话语权,如果纵观历史,只要从蛛丝马迹中找到话语权的代表,那么很快就能找出那个时代真正的实权阶层。

比如三国时期,很多人认为实权掌握在各路诸侯军阀手中,可若细观民间传说和民众喜好,就不难发现问题,在那个时期只要维护汉室之人在民间名声必然好,反之则坏。

这是因为东汉末年,世家门阀林立,维护汉室就是维护门阀家族,话语权又在这些门阀大族手中,他们才是真正控制天下的人。

汉朝选官使用举荐制度,直白的说就是靠推荐,靠关系,想入编制是不靠考试的,而是看身份地位,看有没有人推荐,若不是身在世家,一辈子都没机会了。

如此自然是世家大族垄断上层,而像曹操这样的人却实行“唯才是举”,表明有才就用,不问身份,这根本就是跟世家大族作对,惹怒掌握话语权的阶级代价就是被民间骂了几千年。

而到了曹丕,他始终不是曹操,顶不住压力只能向世家大族妥协,实行九品中正制。

可到了宋朝,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显然各种记载疑惑重重,十分可疑,傻子都觉得不可信,可比当初什么“曹操窃汉”可耻得多,可民间却没什么骂他的人,也不像曹操一样被骂那么惨。

这说明此时话语权已经到了皇族手中,中央是真正控制天下的,门阀大族已经没落,所以中央能引导舆论。

景朝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此时中央集权早在隋朝就慢慢形成,而到现在,话语权全在皇帝或者说他背后的皇族手中,而李业身为皇族,自上而下引导流行趋势更加方便。

春秋时期齐灵公喜欢让宫里的妃子女扮男装,结果大街上的女子都跟着女扮男装,屡次惩戒都没用,有大臣劝他不让宫里的女人女扮男装,齐灵公照办,之后国内慢慢就没女扮男装的人了。

这就是流行趋势的引导,有话语权阶级永远都会占据优势。

事到如今,景朝已经实现中央集权,最具代表的就是各大家族不再世袭官爵,垄断权力。

这给李业的好处的就是他比较容易利用和引导舆论,加之他懂心理学,社会心理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他也是学过的,这大概是设计想害他的鲁明等人万万没想到的。

不过有一点确实意外,他没想到才过这么就,京都俨然有种民声鼎沸之势。

他不过出几个酒楼尝尝,就遇到好几个说书先生,说的都是他的故事,而且路上好几此有人认出他来,要么赶忙装作不认识,低头走开,要么指指点点,要不是他身边跟着捕快,估计又有人要“舍生取义”了。

短时间内能这么利用舆论,调动明众情绪攻击他,这鲁明手段也很高明啊,李业忍不住在心里想,可看他那天的表现,这么都不像什么聪明人啊......

他有些不解,不过没在意,说书先生孙文砚昨天晚上才趁夜色来王府“汇报工作”,他确实为人机灵且圆滑,人际关系也好,李业交代的事他办得比想象中还好。

本来李业只盼着他收买七八个同行,大说特说他和鲁明的故事,没想他是真有本事,而且在行内混迹得风生水起,居然拉拢三十个说书的,从城西红巷楼,到望江楼,咏月阁,芙梦楼等等


状态提示:一百七十一、决胜前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