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天下为聘:重生娇妻入怀来>第591章 不该惹得人不要惹

周大人这一次会栽倒,不是池寻的手笔,按照池寻的性格,他根本不会在意周大人这样的跳梁小丑。

如果真的看不惯,回来京城,周大人一家再去起复的机会。

池寻不在意,但是黄舟挽却不愿意忍耐。

她竟然已经如此爱他了吗

京城这边,因为周大人掀起的涟漪,还不足以翻起多大的浪花,但是燕王府还是把消息递到了江南。

清晨,池寻看着最新的奏报,黄舟挽还没起。

到了江南之后,她懒得厉害,也不是,是洪灾的事处理完了,黄舟挽才这么懒了下来。

初到江南,黄舟挽和所有人一样几天几夜不合眼。

李都督对此很是感怀,燕王不愧是天下第一公子,燕王妃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整个江南百姓也很感动,最开始燕王让大家这么折腾,哪怕有补贴,还是有很多人心里不大乐意。

下着雨,京城来的王爷就这么折腾人。

结果这没日没夜的大雨下来,还有谁不佩服

还有白堤旁边的野山,年轻人没见过不懂,老辈人可是知道。

那山是真的会塌,尤其是没了树拢着土。

江南重传承,老辈人的信念,加上眼前的事实,还有什么不明白

燕王夫妇这是救了他们整个江南人的命啊

三年没有天灾,不少人都快习惯了安逸,这一次倒是敲好了警钟。

乡志详细的记载了下来,每一年都会拿出来宣传。

江南以后哪怕还是过安稳的日子,也不会忘记防灾。

明七公子名下店铺所有的伙计几乎全都出动。

江南水乡,要让整个江南人都记住防灾的重要。

一次天灾,是能毁了几辈人的基业。

警钟长鸣的好。

所有的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李都督没闲着,带着手底下的人,每一日都要巡视。

上上下下绝对不能出一点乱子。

他亲眼看到济世堂和明七公子的人对江南的帮助。

商贾也能助国。

以及社学,江南是最早兴建社学的地方,社学的学子自发的联合起来,把防灾知识全部编录成儿歌,教会孩童们传唱。

每一个社学子弟回家后,把自己在学堂里学到的知识告诉家人。

李都督看着不少村子里的人,在灾难过后不是去拜佛烧香,而是商量着要买了树苗去种树。

甚至还学会了用草木灰去消毒

整日的大雨,如果是平时,村子里不少闲汉都会聚在一起赌博斗殴之类。

现在都在家里帮着家里人缫丝,做些木匠活。

江南这地方,即使是乡村小民,也懂得最简单的木匠活。

女子做纺织,男子做些纺车,又或者做些桌椅板凳,把家里修整一遍。

明七公子名下的店铺自有人来收。

实在是手笨的,就在娘子身边帮忙。

最起码帮着卷线,或者是浣纱,还是会的。

也有人家,跟着自家孩子学习读书识字。

江南不少村落的人,现在互相见了面,都是这样打招呼。

“你又认识几个字了”

“会写自己名字吗”

“你看看这对联上写得是什么字”

李都督看见这样的场面,高兴的不得了。

这是盛世啊,把这场景报上去,李都督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吹嘘二十年。

谁的治下能有这样的场面。

本来是一场浩劫,结果百姓们居然主动认字读书明理。

这半个月以来,大牢里都清闲了许多。

本来每一次大灾,都少不了有人小偷小摸,甚至还有人不惜杀人灭家。

现在,李都督可以很自豪的说“杀人那是不存在的。”

“小偷小摸,比太平时节都少了许多。”

前几日,还担心脑袋不保,最好也要丢官的李都督,看着燕王夫妇,简直是在看再生父母。

黄舟挽有时出门散步,也是看看江南的景象,对江南民风都是佩服不已。

坦言,京城如果发生这事,估计都不会有江南百姓做得好。

这话,李都督听了,感动的热泪盈眶。

燕王妃真是慧眼。

江南有一种紫樱花每年春天开得很灿烂,野花烂漫,黄舟挽很是喜欢。

李都督的夫人隔三差五的就让人送了紫樱花做的小吃食来。

什么紫英肉饼,紫英甜汤,紫英酒。

黄舟挽吃得很开心,李都督府上送的也很开心。

一把野花,天生地养,做成糕点酒酿,不费功夫,还能讨得燕王妃的喜欢,大大的值得。

有人想要挑刺都找不到攻歼的理由。

李都督夫人送的正大光明。

怎么的人家燕王夫妇救了江南,我们送点野花做得食物感谢一下都不行

那也太狼心狗肺了。

池寻对黄舟挽总是吃外面的食物,颇有些担心。

“放心了,李都督比你害怕这东西出问题,他很小心的。”

“是个可用的人才,我帮你看好了。”

这个李都督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很快会被调到京城去。

按照池寻之前和她说的那些事,京城很快会动荡。

不管谁得权,朝廷多几个干实事的大臣还是好的。

江南已经呈现出盛世景象,别的地方一步一步的推动,距离天下太平也不远了。

黄舟挽接触黄门事宜,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这个天下还是太平盛世的好。

江南给了他们鼓励。

所以这几天,黄舟挽睡得格外的香甜。


状态提示:第591章 不该惹得人不要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