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隋炀也是帝>第四百九十章选将

当年先帝活着的时候给汉王划了多少地盘,调了多少兵马老臣们心里都是清楚的。此时,在众臣的眼里拒敌都没多大的把握,圣上竟然要求尽快结束战斗。没人敢给这个保证,也没人敢出这个头。

新帝杨广给越国公杨素使了个眼色。按照提前制定的放虎归山计划,杨素故意沉吟了片刻之后站出来谏言道:“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调幽州兵马从背后给叛军以致命的打击。”

此时据守豳州的兵马总管乃是窦抗,他是隋朝洛州总管窦荣定之子,太穆皇后族兄。汉王杨凉起兵按说他该第一时间获知消息,不知何故竟然没有将此事上奏朝廷,也未见他出兵讨伐叛军。

越国公杨素的提议间接点醒了众人一些东西,苏威等人果然像杨广预料的那样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苏威道:“幽州一直没有任何奏折上传,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发生变故----”

“窦抗会不会响应汉王,心里生了谋反之心?”宇文述也有所怀疑。

“响应倒是不可能,估计他在坐山观虎斗!”内史侍郎虞世基揣测道。

“看来这个幽州总管该换人了。”新帝杨广阴测测地说道。

越国公杨素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沉声进言道:“老臣有个谬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跟寡人议事不是一家堂,寡人问策的时候便是你们畅所欲言的时候,有话尽管说。”杨广深深看了杨素一眼。

“臣以为不管窦抗是忠是奸,仅凭他知情不报这点就不能再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当立刻将他这幽州总管之位换掉,将他手里的兵权夺回来以防生变。”杨素沉声道。

听杨素的话,苏威迟疑了一下:“臣对窦抗稍微有点了解,知悉他跟汉王杨凉的关系并不算好,按说他不会做出响应汉王的蠢事。”

杨素道:“即使他不响应汉王,坐山观虎斗,贻误战机也是大罪。”

准备看圣上的笑话,这一点确实等同谋逆,没人敢提出异议。

御史大夫裴蕴上前一步,附议杨素的话道:“臣建议另行选派一个忠诚可靠之人前往幽州,接替窦抗之职统帅幽州兵马,配合朝廷大军两面夹击,给汉王叛军以致命一击。”

“此建议不错-----”杨广点了点头。

“这个人选问题-------?”苏威对此还有所顾虑。

裴矩想了一下之后,道:“臣举荐荥阳太守李渊。”

杨广与李渊是姨表兄弟。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都是独孤信。若是不知道李家将来会心生叛意夺取大隋政权的话,李渊的忠诚度确实可以考虑。可不幸的是杨广对他早有了戒心,故此摇了摇头:“荥阳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不可轻易换将。”

“臣以为渤海人李子雄可堪大任。”

李子雄,渤海蓚县人,北魏谏议大夫李伯贲之孙,北周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年少时性格豪爽,胸怀大志,成年后随军平定北齐,因功授任帅都督。后平定尉迟迥叛乱,因功授任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李子雄担任骠骑将军。开皇九年(589年),李子雄随军平定陈国,因功升任大将军。后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

仁寿年间(年),李子雄因事获罪而被罢免官职,此时正闲赋在家。

杨素推举此人是有所考量的,他有勇有谋,既是沙场老将,又是北齐旧境的渤海人,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派他去接管幽州,若是成功了的话,可以从杨凉的背后狠狠插上一刀,若是失败了的话,朝廷也没有多大的损失。

越国公杨素的这点心思,新帝杨广一看便明,可苏威等人不理解。故此,杨素又耐着心思给众人分析了一遍任用此人的利弊得失。

“各位以为如何?”杨广询问道。

虞世基犹豫道:“臣以为任用李子雄风险颇大,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恐难接任幽州总管的职务,介时若是激怒了窦抗,引得他也跟着汉王谋反的话那后果就不可想象。”

杨素想了一下道:“臣建议派李子雄单枪匹马去幽州,成败在他一人,激怒窦抗的可能性不大,若是窦抗真以此为借口起兵反叛的话,那他便是早有图谋,圣上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一并拔出恶瘤。”

此建议甚合杨广的心意,他不住点头:“好,就派李子雄去,苏大人,你即刻拟旨授任李子雄为大将军、廉州刺史,接幽州总管一职,调原幽州总管窦抗回京复职。”

“臣遵旨-----”苏威应声道。

给汉王杨凉背后插刀子的人定好了,接下来该讨论正面迎敌的问题了。

在新帝杨广的心里他早把越国公杨素当成了平叛主帅,但此时越国公杨素已经位高权重,再派他出征的话,怕引起别人的猜忌,故此新帝杨广意味深长地看了越国公杨素一眼,笑道:“越国公,听说汉王这次起兵的旗号便是要‘诛杨素,清君侧!’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这顶帽子有点大,杨素不敢接,他躬身行礼道:“臣做事但求无愧于心,汉王造反那是以下犯上的谋逆行为,臣愿意率兵出征,替陛下平定叛逆。”

新帝杨广嘴角噙笑,“你不是帮寡人,而是在帮你自己,汉王若是谋反成功了的话,你将背负千年骂名,若是失败了的话,你的清白自有寡人为你洗脱。”

新帝杨广一句话堵住了杨素的后路,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失败了新帝杨广肯定会把他当成弃子,抛给杨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章选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