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隋炀也是帝>第五百零五章出使突厥人选

出使突厥的人选关系到伐逆的成败,故此廷议的时候大家慎之又慎,生怕举荐错了人,将来波及到自己。反复讨论之后,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长孙晟的身上。

长孙晟,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隋朝著名军事将领,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妻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育有五子三女,

长子:长孙无乃,字行布,在隋朝任汉王府库真

次子:长孙无傲,字恒安,在隋朝任鹰扬郎将。第三子:长孙无宪,字安业。

四子:长孙无忌,字辅机,

五子:长孙无逸,

他曾向高祖杨坚建议分化突厥: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并多次出使突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汉王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长孙晟的心里猛地一紧,平时稳如磐石的身子抖成了筛糠。

他心里害怕,从汉王杨凉逃出长安的那一刻他就在担心,如今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最近一段时间,上朝的时候他总是站在人群的最末端,尽量压缩着自己的存在感。可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新帝杨广火辣辣的目光注视下,他知道自己无法再龟缩下去了。

他很清楚,这次若是不站出来主动请缨的话,圣上的心里肯定会怀疑长孙家跟汉王有染,会引得圣上龙颜震怒,最终会将长孙家推向无尽的深渊。

所以他没有犹豫,直接上前一步,站出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杨广道:“启奏圣上,臣愿意出使突厥,为圣上分忧,只是臣的长子长孙无乃现在汉王府做库真,汉王起兵之后他便成了逆臣,按律臣当避嫌,以免惹人非议。”

库真又称库直,乃王府内的一个官职,是汉王的亲卫武官。汉王杨凉起兵谋逆若说长孙无乃事先不知情肯定没有人肯相信,受其所累,长孙家族也便成了逆党,该被诛九族的。

炀帝杨广能够理解长孙晟的想法,所以他示恩道:“长孙将军,你是对大隋有大功的人,对朝廷的忠心毋庸置疑,寡人知道汉王叛乱之后你为此心焦如焚,也曾给长孙无乃去过信,劝他弃暗投明。你对寡人的忠诚寡人记在心上,寡人相信你不是一个为了自己儿子而舍弃国家大义的人,如今出使突厥的重任落在你的肩上,希望你为了国家,为了长孙一门存亡不要推辞。”

国家后面坠着长孙一门的存亡,长孙晟听明白了,圣上言语间已经透出了杀机,长孙一门的生死存亡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杨广的一句话在长孙晟的脑海里转了无数个圈,从高祖杨坚死后自己左右逢源的态度到汉王杨凉逃出仁寿宫时摇摆不定的心情,再到汉王起事后自己的龟缩行为。他的嘴里泛起一阵阵苦涩:圣上嘴上夸自己忠诚,实际上他没有相信自己一分,万不得已才给了自己最后一次机会,若是再抓不住它,长孙家就完了,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想到此长孙晟的鼻子开始发酸,眼眶开始发红,不知道的以为他被杨广的话感动了。只有杨广心里明白,他为了长安城里的一家老小,舍弃了长孙无乃,心里难受。

没有任何意外,长孙晟擦了擦自己眼角的泪滴,朗声道:“能得圣上如此厚爱,实为长孙一族三辈子修来的福气,臣愿意领受皇恩,听从圣上的调遣。”

长孙晟的态度让杨广很满意,他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这次统兵讨逆的主帅是越国公杨素,一应人员调配还需要他来肯定才能任命。故此杨广转向越国公杨素,询问道:“越国公,待左领将军出使突厥回来将他并入你的麾下何如?”

何如,如何还不都是圣上一句话的事情。这个面子杨广当着众臣的面递给了越国公杨素,送上门的荣耀杨素怎么可能不接呢。他沉吟了片刻,做出深思熟虑状,诚惶诚恐回答道:“老臣以为可命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征发崤山以东的军队,讨伐汉王。”

相州在河南安阳一带,崤山在函谷关附近。这个任命有点像任命李子雄为岭南一带的刺史却去幽州领兵一样,表面上看给了他很大的权势,实际根本不在自己的地盘上行事,单枪匹马做成了是功劳,失败了朝廷也仅仅损失一员大将罢了。

长孙晟没有选择,他除了暗骂杨素一句奸佞小人之外,面上不敢露出丝毫不快。

杨广会一点读心术,他知道杨素这样安排一是怕长孙晟凭借自己手下的兵马抢了自己的功劳,二是想将长孙晟手里的那点兵马收拢到自己的手下。

不管杨素是如何思量的,这样的安排对杨广是有利的,所以他点了点头,淡笑着看向长孙晟:“长孙将军,你对杨大人的安排可还满意?”

不满意,能说吗?

长孙晟不傻,所以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连忙对着杨广行礼,主动交出手里现有的兵马道:“臣长孙晟出使突厥前请将庆县大营三万兵马转托杨大人统领。”

杨素没想到长孙晟这么快就猜出了自己的目的,他深深看了长孙晟一眼,旋即脸上又露出丝恍然,冲着长孙晟微微点了点头,低声道:“不错,挺识时务的。”

长孙晟如此痛快地交出兵权,这也出乎了杨广的预料。他若有所思地扫了杨素一眼:“越国公,长孙大人将庆县兵马交给你之后,自己便没了护卫,你看这事如何解决?”

杨素善于察言观


状态提示:第五百零五章出使突厥人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