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我竟然是白骨精>第十四章 有趣的婚礼习俗
纹。

到了泰国的话,则更有趣了,那就是他们要与大树成亲

没错,这是因为泰国人相当信奉佛教,佛教被定为国教。

每个男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出家当一次和尚,少则三个月,多则三五年,甚至终生,就连国王也不例外。

如果一个男子没有当过和尚,则不能视为成人,不但亲朋看不起,就连找女朋友也很困难。

可见佛教在泰国有多大的影响力,这种佛教礼仪甚至还表现在婚礼仪式上。

在泰国南部的一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围着一个大树吹吹打打,欢歌曼舞,原来是当地男子在举行与大树成亲的仪式。

别瞧成亲的对象是不会说话的树,但仪式却与真正的男女结婚仪式一样隆重热闹。

同大树结婚,男方送的彩礼盛在银制的大碗里,称为“龛玛花”或“龛玛菜”。

龛玛花通常是25个槟榔果,龛玛菜则多为人们喜爱的点心、糖果和枕头、席子及蜡烛等。

婚礼仪式开始前,新郎身着华丽的礼服,在众位打扮得花枝招展得少女簇拥下,由长鼓开道,浩浩荡荡来到村中长老选定的大树前。

少女们将彩礼陈列在“新娘树”前,长老宣布婚礼开始。

这时,新郎会拿出一打蜡烛,逐个点燃,一一插在龛玛旁边,然后倾听长老朗诵经文的有关章节。

接着,新郎的父亲将一些鲜花、槟榔和几枚银元放在龛玛的枕头里,村中最为年长的老夫人代表“新娘树”接受礼物,蜡烛熄灭时,婚礼仪式结束。

人们开始向新郎祝福,并一道进餐,之后一起欢歌舞蹈,直到夜幕降临。

根据当地习俗,凡年满21岁周岁的男子都要举行一次同大树结婚的仪式。

完成仪式后,便出家当和尚,直到还俗后同女子恋爱结婚,建立家庭。

在当地的传统观念中,树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同大树结婚,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获得忠贞的爱情,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至于毛里塔尼亚的话,同样奇葩到不行,因为他们喜欢抢肥新娘。

这也是真的,比如摩尔人就是毛里塔尼亚的一个主要民族,他们的婚礼便独树一帜。

长期以来,女儿的婚事都是由当母亲的做主,当父亲的不能干预。

一位小伙子看重了哪位姑娘,他的母亲便会带着礼物到姑娘的母亲那里去提亲,姑娘的母亲如果同意,婚事当场便商定下来。

在摩尔人眼里,只有腰身粗、脖子短、臀部突出、**高耸的新娘才是公认的美人。

因为肥胖的女人是财富的象征。

若哪家小伙子娶了肥胖超群的妻子,其婚礼必然异常隆重,许多人都会不辞辛劳从远道赶来,一睹新娘的芳容。

事实上,为了造就“美嫁娘”,做母亲的总是竞相研究肥胖之道。

像是富贵人家的女孩子,从七八岁开始,每日都要由女仆人用油脂抹在身上,喝羊奶,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很少参加户外活动。

普通人家的女儿每天也要遵照父母的安排喝下大量的骆驼奶。

除此之外,女孩子几乎每天还要定时脱去衣服在软沙上转动打滚,据说这样可以将身体上凹凸不平的地方磨平,成为只见肉不见骨的胖闺女。

婚礼时,新郎新娘的结婚服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新郎身着崭新白色或蓝色的肥大长袍,头上缠着一条长达三米多的白色头巾。

新娘则穿着色泽鲜艳的花裙子,头上缠着同裙子一样颜色的布围巾。

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在一起共同生活一个星期,便各自返回自己父母身边去。

两个月后,再共同生活几天,随后再分开。

就这样反复循环,前后持续两年时间。

两年后,新郎同亲朋好友一道,牵着数头骆驼来到新娘家,将新娘接回去。

从此开始互不分开到夫妻生活。

毛里塔尼亚人的婚俗之所以这样,是有一定的渊源的。

因为在过去,毛里塔尼亚人结婚都很早,通常女孩十多岁就出嫁了。

新娘还是个孩子,婚后每隔几天就要回到娘家,将新婚遇到的各种事情讲述给母亲,母亲则仔细教导她如何做个好媳妇,伺候公婆,照顾丈夫。

两年后,新娘长大成人,能够独立处理家事了,便离开母亲,新郎新娘分居两地的生活也就结束了。

至于马里的话,则要将新娘的足、手、牙龈都涂黑色,真的是让人???

马里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那里的婚俗真的是比较有特色。

根据马里风俗,婚礼前,男女双方家庭各自都要进行紧张而充分的准备。

男方家庭自然是打扫庭院、布置新房、邀请宾客、准备婚礼宴会等。

女方家庭则主要是准备嫁妆和打扮新娘。

马里的新娘非常注重发型。

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加活泼有朝气,新娘常常会把卷曲的头发拉直,并用假发将头发加长,再编成无数根小辫子,然后将这些发辫扎成各种图样的发型。

她们还会用各种各样的兽骨片和五光十色的贝壳装饰自己的头发,如此一来就更显得俏丽多姿了。

新娘梳完头,还要佩戴上项链、耳环、手镯、脚镯、甚至鼻环,又大又重的鼻环,十分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新娘还要染足、画手和涂牙龈。

在马里,黑色被认为是美的象征。

出嫁的姑娘都喜欢将足、手、牙龈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有趣的婚礼习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