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沈淮并不觉得,他此时选择袖手旁观,等崔卫平、陈宝齐、戴乐生等人联手融信、宝和系成功阻挡徐沛接替钟立岷担任淮海省委书记之后,梅钢系就能获得利益,等胡系在淮海掌握大权之后,梅钢系就能与他们和平共处,携手共同推动地方的发展。
即使徐沛是个有野心、气量不甚大、甚至时时都不忘限制梅钢发展的人,但就在推动淮海湾地方发展上,在计经系跟胡系之间,沈淮依旧会选择与计经系、与徐沛进行有限的合作。
“虽然徐沛还没有直接找我谈话,不过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逐步的推动省国有经营性资产置入其中,对徐沛来说并不是太难的选择,争议最大的也许就是第一步要将那些经营性资产置入其中才算恰到好处?”
“除了东狮集团、东江电力、淮海电气、淮海融投、新原野、东江地产外,”宋鸿军问道,“还有哪些省国资企业,能置入省国资管理公司?”
沈淮说道:“孙浮敬这次没有到香港来,我也没有机会跟他说上话;而省国资管理公司的组建以及内部的监管模式,是不是完全搬照淡马锡模式,省内也会有很大的争议,所以很多事,现在都难说得很……”
虽然国企改制的方向是要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在改制过程当中,省属国企与原主管部门的剥离不是一步到位的。
就拿高速公路集团来说,实际还在交通厅的管辖体系之内,高速公路集团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交通基建方面的财政拔款;省电力集团往下到地方还是电力管理局制度,又谈何现代企业制度;供销总社还没有撤消,淮商集团的控制权怎么都不可能彻底移交到省国资办来;而卫生厅所属的中医药研究以及医药总公司等,省国资办当前都没有办法将这些企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进行彻底的剥离,故而沈淮成立省国资管理公司的第一步,还是将剥离改制相对成功的企业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
除了东狮集团、东江电力、淮海电气、淮海融投、新原野、东江地产外,沈淮当前最迫切希望的就是淮煤集团能一步到位,进入省国资管理公司体系里来进行协调发展,这对以后无论是淮电东送,还是淮煤东出的发展都有极大的益处。
沈淮又跟宋鸿军说道:
“省国资企业的改制重组,除了技术引进跟合作外,依旧需要大的资本参与,而往后盯住想要找我们漏洞的眼睛会更多、会更贼。鸿基、众信及长青的资本往后还是主要参与梅钢既有的产业发展;要是有可能,我希望香港能多几家与鸿基、众信类似、但关联程度更低的产业投资基金能参与省国资体系重塑,你有没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以前梅钢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发展崛起,孙亚琳、宋鸿军都是梅钢崛起的参与者、建设者,从中分得巨大的利益,也是理所当然。
而沈淮当下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将省国资上千亿的国有经营性资产理出一条更清晰的发展脉络出来,这时候孙亚琳、宋鸿军旗下的公司再深度的参与进来,就要有所选择。
沈淮目前只主张梅钢系直接参与一些资产清算明晰、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增值的企业改制。
比如省汽改制,省汽此前审计净资产不足六亿,拆分重组东狮集团与新原野之后,国有股权资产值扩大到十一亿,盈利状况也骤然改观,虽然梅钢系积极参与进来、并从中获利,旁人也不能指三道四的说什么。
而有些国有资产,在净资产基础之上,甚至要贬值才能改制重组,梅钢系则要回避,不能叫对手抓住攻击的把柄。
东江地产组建后一个主要宗旨,就是将省国资企业手里的闲置土地、厂区搬迁后的置换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开发,以推动省国资企业的产业升级以及徐城市的旧城改造。
在这些土地开发过来当中需要引进新的合作者,但由于这些土地没有经过招挂拍的市场运作,其价值评估属于“准黑箱”操作,为了避免对手抓把柄,梅钢系只能回避这些合作项目。
只是这些合作项目,沈淮依旧不想被动的去寻找合作者、去招商引资,那推动成立新的、与宋鸿军、孙亚琳等人及长青集团没有直接关联的产业投资基金,则能让沈淮将更大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新成立的算不算,或者说还没有成立的算不算?”宋鸿军问道。
“你手下的几个小弟想要出来组建合伙人公司?”沈淮笑着问。
“香港金融界就是这样,没有谁甘心会一辈子做人小弟的,但强拦着不让他们出头,也不对,”宋鸿军语气轻松的叹道,“鸿基是有几个管理层,资质、悟性都不错,也积累些资源想要单飞;要是我能在这时候帮他们一把,也算是存几分情缘。”
产业投资型的私募投资基金公司,说到底并不是利用自有资本进行投资发展,而是聚集其他中小投资者、投资机构的资本跟力量进行产业投资,规模都难以无限制的扩大。
鸿基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经发展二十亿美元的规模,已经算是业内的翘楚了;规模继而扩大,投资效率及收益率就有可能会急剧下降,管理的复杂性及风险则反之大幅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
而同时作为非公开发行的基金,募集资本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