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义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设备和仪器由黄天明和顾伯一直接现场进行了试验。
这本来就是一个巨大而且功能先进的实验室,因此准备这样一个小小的演示试验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而主席台前巨大的屏幕上也清晰地显示着整个试验的过程和超级计算机对试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
而最终的试验结果和数据也证实了黄天明刚才的话,超级水稻的光合作用吸收了超出普通植物近一倍以上的二氧化碳的量,而其中百分之四十的二氧化碳转化成了碳水化合物,但是却有近百分之六十的二氧化碳消失了,同时多出了一些氢元素来转化成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本来开始众人以为这就是超级水稻的最大秘密,能直接将碳元素转化成为氢元素来形成碳水化合物,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超级水稻比一般水稻的需水量大大减少的原因。
然而,此时黄天明做了另一组更加深入的试验和分析,最终所有人都发现,生成的氢元素和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完全不能和消失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合,可以说其中至少有近乎百分之三十的二氧化碳完全消失了,是真真正正的消失。
试验最后,黄天明如曾经的多次试验一样,在黑板上下了这次反应的方程式,因为其完全违背了质量守恒的定律,方程式无法用等号去表示,而反应式最后写着未知能量或物质。
科学都是严谨的,而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甚至是固执的,他们不会去相信任何没有理论依据的东西,有的人甚至哪怕面前放着严谨的理论证明,都要亲自试验一番才能相信。
而此时虽然亲眼所见,但仍然有着好几个博士,甚至院士抱着怀疑的态度,替下了黄天明,亲自开始了重新试验。
一次试验的时间并不短,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董义从早上九点钟开始给大家上课,算上一次试验至少过去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此时几人重新开始试验,早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可是在场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感觉饿,全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前面的大屏幕,不想放过一点儿信息。
再一次的试验结果与黄天明的试验没有任何变化。
第三次,第四次,又有一些人连续做了两次试验,这两次试验更多的人进行了参与,在九百多精英的建议和讨论中,完善了各种漏洞和方案,而这两次试验甚至直接移到了试验中刚刚建成的世界最顶级的生物研究中心,进行了全真空试验,实验数据甚至精确到了微克,试验场景全部在大屏幕上进行现场直播,试验数据则在现场数百人的严格把关下进行记录和计算。
可以说,进行到最后,这已经不再仅仅是董义的一次关于“能量本源论”的讲解,而成为了一个整个实验室的全部人员都参与的试验项目,九百多人只要研究的是能与之相关的领域,都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可以说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监控和把关。
而此时,当初被董义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挖过来的,曾经国家科学院的副院长,如今受聘为整个星空实验室的主任,杨振华院士则一脸的平静和严肃,不时地调配着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岗位,确保这两次试验没有任何疏漏。
其实杨振华的内心远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理论论述了,这将是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杨振华有预感,这个理论的发现绝对不会亚于“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发现所造成影响,甚至应该在这些理论的影响之上。
杨振华,国家科学院的副院长,涉及能源、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众多的国际高尖端的研究领域,为华夏众多研究的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三次获得过“国际诺贝尔奖”的提名。
第一次与董义见面便是曾经南.海的中枢会议,当时被都董义神奇的能力所吸引,前一段时间,被董义诚意相邀,担任了整个星空实验室的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工作,相当于公司ceo的角色。
当初杨振华决定离开国家科学院时候,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都不明白到一家企业的实验室会有什么前途,虽说这个实验室听说是由星空科技、星空农业、星空药业这样的大公司联合组建的,但是无论怎样的大公司,能和一个国家的国家科学院相想比吗?
而此时,杨振华看着身旁这个当初三次登门的年轻人,杨振华不得不感叹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整个实验室还没有正是运行,这个年轻人便给自己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惊喜。
直到晚上八点多,两次试验终于完全结束,整个实验里所有的人此时完全没有感觉到任何饥饿和疲劳,这也让董义不得不感叹“炼心诀”的修炼看来还是很有效果的。
此时众人只有满满的兴奋,两次试验的数据完全一致,而且试验没有任何疏漏,数据绝对真实可靠,且更加的精确。
试验最终证明,二氧化碳的消失量占到了吸收总量的30.38,消失后的二氧化碳也没有转换成任何物质,而是变成了一种不知名的神秘能量,储存在了稻谷中。
至于这种神秘能量的转换机制,整个试验室人的还没有谁有能力去解释,但这并不影响众人此刻激动的心情。
“质量守恒定律”真的被推翻了,而董义早上提出的“能量本源论”得到了有力的证实,很多人都在想,若是将这个消息放出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