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都是小仙惹的祸>第二十章 集市

天暖的很,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晚春。春耕一下子就忙起来,猪舍和鸡舍也传来了好消息,第一窝小猪已经出生,鸡婆也已经能领着小鸡到处找东西吃。兔子已经变成了三十多只,住在特制的砖房子里,想跑都跑不了。

附近的村子都知道杏花寨收家畜,谁家要卖就赶来。不久后村子里的水库里就游满了黑色的小鸭子,黄色的小鹅。老族长尤其喜欢鸭子和鸡。他特意选了几个嘴巴严机灵的妇人,跟着学习养殖秘技。妇人们一听是苏先生给的秘技,一个如打了鸡血一般保证保守秘密,她们可不想重蹈肥皂覆辙。

一千人忙碌起来什么样子

六个砖窑没日没夜的烧着,寨墙越盖越高,高了不能建,又开始往外扩张,就这,老村长还能往外卖砖。杏花寨子外无数商贩,老村长干脆修建了一圈围墙,建了一个集市。也有很多流民,有钱的推着独轮车,没钱的背着筐,再怎么说到这里也能换上两天的饭食。

经过了一番大清洗,杏花寨子又变成了那个男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寡妇村。男人都被杏花书院的变态院规给吓跑了,干脆把老婆留着寨子里,自己推着独轮车运煤。挣得多还没人管,多好。

屠夫阿娘买砖在集市里盖了个门面,几口大砂锅在砖砌的灶上一架,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屠夫在后边忙活,屠夫娘收钱,屠夫阿姐负责把肉装进小坛子里。现在他家的坛坛红烧肉可是除了名的,屠夫干脆撤了镇子里的摊位,就在寨子前面摆摊。两个徒弟天天十里八村的收猪,两个徒弟的婆娘也搬进杏花寨,现在也跟着寨子里的人学着盖了个猪舍,养起了猪娃,谁让这猪肉越来越贵了。装肉用的坛子,煮肉用的砂锅都是寨子里的产出。不少人远道而来就为了买一坛子肉。远的甚至有府城来的,老管家驾着马车直接拉走了一车,屠夫很怕他没等到府城肉就坏了,还劝说了一下,老管家却笑笑不语,还多赏给他些钱。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多小商贩都买来的砖,雇佣流民帮忙盖小房子,索性把家搬过来。慢慢的流民也变的不那么流民了,攒了钱,也在集市上弄个摊位,盖不起房子,用竹子支个窝棚,一口砂锅卖开水也能赚钱。集市也有规矩,其中一条不准喝生水,喝水要喝开水。

胡二嫂祖孙三人就是因为卖开水脱离流民群体的。她有个识字的婆婆,虽然腿脚不便,但是孝顺的胡二嫂再艰难也没有想着把婆婆扔下。带着十岁的儿子,背着婆婆走了上千里来到了杏花寨,她和男人们一样背煤,帮着人和泥,总算是赚到填饱肚子的钱。可是婆婆却宁愿三人饿着也要她去买口砂锅,置办个摊位,卖热水。她是个孝顺的人,虽然觉得婆婆有些异想天开,但是还是照做了,想着反正砂锅买了也能用。水不用花钱,柴她可以去捡。没想到的是生意却出奇的好,开水很便宜,但是买的人很多,大家都忙,谁有功夫烧水,该死的带着红袖标的管事的一旦抓到喝生水,轻者罚钱,重者赶出去。怎么判断,看看冒不冒气。

祖孙三人卖开水就足够嚼用的,婆婆还找了个活计,坐在门口给人解释集市的规矩,顺便收罚款,开罚单,这就是认字的好处。胡二嫂想着,狠狠心拿着攒下来的一钱买了粮把儿子送进了杏花书院。至于摊位,她直接摆在城门口,忙的时候她婆婆还能帮着看着。

像胡二嫂一样的人有很多,屠夫家旁边开的炊饼铺子就是,和胡二嫂家不同,这家人口众多,原本就是开食肆的,结果被抢了,好在人没事,也就跟着流民走了。到了这里,当了多年掌柜的老爷子当场觉得开一家主食铺子,摆上几张桌子。买屠夫家的坛坛红烧肉,怎么能不配上一个杏花村馍馍,老爷子深谙广告效应,借着坛坛红烧肉的东风,他赚了个盆满钵满,几个小的全都送进了杏花书院,学不好总学不坏。儿媳妇闺女全都在厨房忙活蒸馍馍,老婆子招呼客人,他,当然收钱。儿子女婿被赶出去干活赚钱,家里用不到那么多人。

英哥是个十四岁的少年,领着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背着个体弱的父亲,带着只知道哭的母亲到了杏花村集市,着实有些看花了眼,和别处的萧条不一样,这里显得太过生机勃勃。他的父亲本是个官学先生,因为生病赋闲家,结果没想到遇到流民,家是没了,只能带着细软跟着走。父亲当即决定要留在这里,尤其听说这是个寡妇村后,看着母亲说,他母亲也符合要求了。

在杏花寨很好活,只要肯干活,就有吃的,商人们每天都要雇人帮忙运送东西。不过英哥很发现,这里识字的人干的活轻松的多,还赚的不少。当然哪里的读书人都值钱,只是这里指的是识字,而不是读书。

就像是集市口的老妇人,她就是在读字,读那有些变态的规矩,每一个进来的人,十个人一组站在那里听她读。她呢,坐在那里,喝着热水,别提多舒服了,要知道那是个牙齿都掉没了,还不能走路的老太太。听说她一天赚的钱要顶上四个壮小伙干辛苦的活计。

想想父亲连药都吃不起了,整天唉声叹气的,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阿爹,集市口读规矩的你也看见了,要不你也去试试。我打听了一天能赚碗糜子。”要知道他背一趟煤才一碗半糜子。

英哥父亲有些心动,能活着谁想死,那天他虽然有些心不在焉,也看见了那是个牙都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集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