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想往上爬的人绝不止约翰一个,他的死不过是给他的支持者们指明了一条道路,统治者所畏惧的便是他们该抓住不放的痛脚。约翰死后他的表兄弟约书亚继承了他的事业,并吸取了他的教训,逃到沙瑞兹继续传道,同时通过亲信遥控在卫耶哈的布道,每逢节庆人多眼杂的时候也会潜回到卫耶哈亲自主持。预言、末日、审判、天国降临,他的教义在那个年代绝对有够激进,他和约翰一样不甘人下,但却聪明得多。他从未主动神化自己,但对信徒们先知、神子一类的称呼也不予辩解,而是留给信徒们去脑补、去争论(就好比鸡蛋饼加几个蛋的问题,反而让人忽略了本不需要再额外加蛋)。他比约翰更懂得隐忍,以精湛的医术取得信任,逐步发展信徒。这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首领,自号大贤良师的张角非常相似,同样发展亲信扩大传道,同样以行医治病来取得信任(但无论符水还是神迹,托肯定是少不了的),同样是传播谶纬之言,同样是准备多年并在社会各阶层中发展信徒,甚至连亲信告密都那么巧合。
当然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张角在事泄后被动的强行起兵,他高估了自身实力,觉得尚未输光底牌,可事实证明他不过是临死前最后一搏罢了。而约书亚却看得更远也更为豁达,他知道准备的不够充分,时机也不对。态势其实有些脱出他的掌控,即便成事也会如螳臂当车一样迎来卡拉德帝国的镇压,他想要的不是一场驱逐卡拉德人的叛乱,而是能够得到卡拉德帝国承认的犹太人内部的权力转移。似他这种极富野心的投机者,个人的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只要他认为回报足够,便会将个人和信徒的性命当作筹码押下。所以即便他提前得到报信,得知亲信已出卖他,明明有足够的时间逃离,他却仍选择从容赴难。这不是能轻易做出的抉择,他心中虽有野望,但却不是那种为一己之私而孤注一掷的赌徒,所以感念于他这种牺牲精神,信徒们才将其尊奉为圣,也许直到临死时他才明白,无私奉献比野心更容易利用,更容易吸引人们追随。
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通过学习慢慢将空白填满,这个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最为显著的,父母、亲朋、老师、偶像都可能是模仿的对象。对约书亚来说,将他引上了宗教投机这条道路的表亲约翰便是他的模仿对象,然后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又延伸出自己的理念。可布道多年他们的教派仍被人们当作犹太教下的一个小分支,或者说是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中不被看好的小势力,信徒中最有力的支持者也不过是保罗家那样的新兴商人,发家后为谋求政治地位四处投注而已,但却绝不会倾尽家财跟从一个前途未知的小教派。约翰的死让他明白没有城中势家的支持根本就是此路不通,而跟从在卡拉德帝国身后的卫耶哈,只不过是天下一隅而已,城内尚且纷争不休,又拿什么来面对卡拉德人的军团?
卡拉德帝国派驻的将领对这种一神教给帝国原有的多神信仰带来的冲击早就感到忧虑不安,而犹太权贵在对这种危及自身地位的举动恨得咬牙切齿的同时,也深怕这个新生教派为卫耶哈、为犹太人带来灾祸。因为这些新教义与城中民众对卡拉德帝国驻军的不满情绪相结合,引发了一系列小规模叛乱,驻军将领在快速镇压的同时难免牵连到无辜,更是恶化了态势。城中的犹太权贵当然明白卡拉德皇帝想要维持地区稳定的意愿,他们既想维持富贵,又不想得罪皇帝和城中百姓,于是在他们常年统治的积年威压影响下,很快就有信徒将约书亚出卖。但其理念仍被活下来的信徒继承,并经过发展在卡拉迪亚形成基督教,之后又经历漫长的“殉道时期”,直到黑夜时代才取得重大突破,一跃成为卡拉迪亚大陆上的主流宗教。
但这中间还有些事值得一提,约书亚与约翰一起布道,在后者死后继承其事业,而古人的平均寿命不长,所以用收养子、兄终弟及来传承未竟事业的做法是很寻常的。作为一派之主,他的出身及个人道德方面自然是不容有任何瑕疵,后继者、徒子徒孙们也会大力美化,来宣示教派的正统性。约书亚的同母弟弟雅各,在其死后被推为继任的领导者,但雅各显然是没有约书亚那样的才具的,约书亚死后那些所谓“显圣事迹”(类似的梗中国历史里都被玩得烂大街了),这些手段也不是他这个保守分子能想出来的。要不是保罗这个比约书亚更具野心的神棍,约书亚之死对这个新兴教派的利益恐怕难以达到最大化。在约书亚死后不久,这个新兴教派便有分裂的趋势,雅各领导的以犹太信徒为主的保守派虽信奉基督,但仍作为犹太教中的一支,保罗作为激进派的代表则主张向所有种族传教,而且他认为造成约书亚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正是来自犹太教在犹太人内部的影响。
但保罗也只是个引路人,同样没能实现野心,他和雅各的理念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做法不同罢了,当外出传教的他为寻求支持回到卫耶哈与雅各握手言和时,两人却先后被迫害致死。而这中间,先是他在卫耶哈被犹太人认出后受到逮捕,送往苏诺关押后遭斩首,然后犹太权贵为了向卡拉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