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洋天下>【162】南榜北榜

013-07-07

西面20问号舍,内部除陈列有古时考生所用房四宝、油灯、食品外,还专门制作有电动模拟考生塑像。他们有的得心应手,有的抓耳挠腮,还有的正在伺机作弊。观者不由被这些生动的人物形态景观带入到那逝去的岁月中。没想到那时看到了会出现自己的身边,不是梦而是真真正正存在的东西。

东边20间号舍是举行、模拟“江南乡试”的场所,中外游客可以着古装,入号舍,答考题,亲身感受科考之艰辛和中举之喜悦。东西号舍之间有花圃,这里鸟语花香,修竹婆娑。由花鸟市场遁入贡院的小松鼠在游人脚下戏耍、觅食。奇特的考场建筑,将院外夫子庙那吵杂之声完全消溶。难怪当年应试士子,身在号舍而能不为十里秦淮的喧嚣所侵扰。

岳峰对于这些他前世的记忆都非常的清晰,虽然自从自己来到大明朝还从来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可这已经给他有了一个轮廓。

“看来,你确实知道的很多,可以去参加考试。”玉蝉说道。

“呵呵当然了,而且我还知道一个南榜和北榜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岳峰问道。

“当然想听了,你说说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玉蝉问道,念奴娇此时也不解的看着岳峰。

岳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明洪武三十年三月五ri,会试发榜。榜上有名者共52人,均为江南考生,是为南榜(un榜)。北方举子开始议论纷纷。三月殿试又取福建闽县陈某为状元,北方举子大哗,认为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是南方人,因此袒护南方人。群情激奋的考生,将皇榜打得七零八落,随后又到礼部示威。锦衣卫赶来镇压。街头巷尾贴满了指责主考官偏袒同乡,必有隐情的传单。把个南京城弄得一团糟。你们觉得这个南榜可信度如何?”

“你是说所有的中榜的都是江南考生吗?没有一个北方的?”玉蝉没听过这件事,他也感到非常的好奇,想不到洪武年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是的,所有中榜的均为江南考生,没有一个北方的,所以才引起北方的考生闹事。”岳峰说道。

“哪后来呢?”玉蝉继续问道,念奴娇也不解的看着岳峰。

“后来大明朝开国皇帝出马了,朱元璋接到奏报,震怒异常,亲自查问主考官刘三吾。刘三吾对朱元璋说:“元朝统治北方一百多年,使其化遭受极大摧残。近年来,北方远不如南方,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南优北劣也为正常。”朱元璋却不听他的,找来翰林院侍讲张信,命他带领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等人,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北方试卷仍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张信向朱元璋如实禀告复查结果,认为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就连黄榜最末一名也比北方的优秀者高出许多。并且认为以章定优劣,以成绩排名次,是国家科考的惯例,不应有地域照顾。现在北方举子成绩仅能列后,因此不能更动。”岳峰说道。

“你是说这事还惊动了明朝开国皇帝?”玉蝉惊讶的说道。

对于朱元璋,岳峰还是相当了解的,岳峰此时想起了伟大的领袖毛爷爷曾做的一首诗《沁园un雪》中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u与天公试比高。须晴ri,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se大雕。俱往矣,数fēng_liú人物,还看今朝。整个诗词慷慨激昂,其中描述了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的一些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而其中并没有提到朱元璋,岳峰确实非常是喜欢朱元璋。

朱元璋从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直到开国皇帝,一生遵从铁血法则,腥风血雨中尽显枭雄se,一个开国帝王极具传奇se彩的人生。

其中他向我们演绎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皇帝,在权利和**、爱情和情仇中都向人们阐述着他的想法。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朱元璋生在今安徽淮河平原一个赤贫的佃农之家。当时蒙古对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压迫奴役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朱元璋从未经历过中国富饶安定的农业社会的正常生活环境,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才智、信念和统帅力推翻了蒙古的统治和奴役,重新建立了汉族国家并指导国民脱离野蛮,重新恢复自信、尊严和荣誉。

而蒙古的瓦解和明朝兴起根不是什么所谓的阶级斗争,而是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为了生存、为了zi o、为了尊严,摆脱被蒙古奴役践踏的殊死决斗。明太祖在率领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驱除蒙古的同时也指出,蒙古、se目,虽非华夏族类,但如果是知礼义,愿为中华臣民者,与中国人无异,这里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仁义。

岳峰喜欢这样的人物,因此他对自己来到大明朝根就不后悔。

“正是他,一个伟大的皇帝,而这个伟大的皇帝对于此事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在他处理


状态提示:【162】南榜北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