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梦穿康熙换乾坤>第三百二十三章 ——阿尔巴人队(八)
吏诬告的却是人间正道!两者孰轻孰重,各位不言自明!怎样?诸位可愿意同我一起两名上疏?”

弘毅在座位后边闻听此言,一下子想起了这位才认识两三天的杜笃祜,果真是清代一位著名的“反腐倡廉”人士!

在另一个时空,作为党员干部,曾弘毅按照组织要求学习了不少廉政知识,尤其是对廉政网上刊载的历史人物很感兴趣。当时,他就读过这位杜笃祜的事迹——

杜笃祜,字振门,山西省平阳府蒲州人,历任推官、给事中、太仆寺少卿、户部侍郎、都察使左都御史等职。顺治五年,杜笃祜目睹各省钱粮由户部总统,每年出入数千万两白银而无奏销制度,予经办官吏以贪污之机。遂上疏建议:“请敕循旧例,年终逐一奏销,以杜蒙混。”即被采纳。顺治十年,赋役制度颇不完善,致使豪门大户将赋役嫁于小农之身,贪官污吏亦趁机挪移,小农不堪其苦,谏言将天下户口编为黄册,确定赋役,遂使民负减轻,腐源渐除。

杜笃祜消除腐源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赋役制度的。清初,各项赋税、丁银均以明朝万历的旧额为准,略加订正。而不是依据对实际户口的调查,不均和失实十分严重。尽管人丁难以核实,朝廷税额却不能短少,于是各地州县只能拿在籍人丁开刀。在籍人丁不堪重负,只有逃亡,于是跑了的人的丁银又要加到没跑人的身上。再加上贪官污吏亦趁机挪移,小农苦不堪言。杜笃祜谏言将天下户口编为黄册,核实天下丁口,确定赋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杜笃祜在当时以“敢言”闻名,得到清廷的赞赏。顺治十六年,清廷下诏,授杜笃祜为勤劳奉职大臣,并加太子少保衔。

弘毅在这边“回忆”杜笃祜的反腐功绩,下面四位宗人府的理事官们可站不住了,这时候谁不出来表态,事后就会背上“诬告人间正道”的骂名!以朱昌祚为首的几人立即齐声附议道:

“下官愿意和杜大人联名上疏!”

“好!有劳各位!下次朝议,我等勉力为之、匡扶正义!”杜笃祜振臂一呼,群情瞬间亢奋,弄得弘毅都有种感恩戴德的冲动——

果真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名臣啊,杜笃祜、杜振门,这份大礼我会铭记在心的!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章 ——阿尔巴人队(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