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孩子的进步>第四章 惊心与曙光
的食品上。有不少学生在风尘里口吃着这个串串香、那个麻辣烫。这会再看学校像座孤独的碉堡,不断受到各种利益者的攻击。

走到离校门口不远处,见一位30多岁的女人在墙下骂一个小女孩。她越骂越生气,最后竟动手打了起来。口中还不停地说:“你为什么才考了99、5分,那0、5分是怎么丢的?一天让你吃好的穿好的你只能考100分,将来才能有出息。知道了吗?”那个女孩子抺着泪,老老实实,天经地义地站在那接受惩罚。“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从小不考100分,长大就地像妈妈这样受苦挣钱。”女人动情地说。

确实,改革开放才短短二十多年,中国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得七七零八落,在新的价植体系尚未建立,或根本不可能再有机会建立之际,欧美二三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被 强行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全新的生活法则,逼着人们去追赶。无论是富人穷人,还是其他人,每个人的灵魂与**都会在这场生与死的大风暴中经受最猛烈的洗礼。原本脆弱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忙乱。人们没有别得出路,惟有在浮躁中积极应战求得生存。关键是,教育的浮躁会使一些家长对孩子产生一种可怕的情怀,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多数又与升官、发财有关,而教育成为实现梦想的唯一希望,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有种特殊的情怀,使孩子变成父母人生遗憾的替罪羊,和不如意的出气桶,最终只能让社会充满仇恨……

“喜乐,你认识那个女孩子吗?”我指着问。

“认识。她是一班的王欢。”

“这孩子将来难了!“我感叹地向前走,见儿子站在那不动,说:“走啊。”

“爸,你别送我了。教室我自己去。”儿子突然说

“你敢吗?”

“敢。”

“好意思吗?”

“好意思。”

说完儿子跑进了校园。

下午回家,我问儿子为什么不让我送了。他说:“王欢考了99、5分都挨打,我感到你真是我得好爸爸。”

儿子的语气情深义重,令人欣慰。我说:“我想知道你当时是咋想的?”

“没完成作业,是我得错,但与王欢相比就太幸运了。所以我不让你送了。”

这件事不但对儿子有一定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表现的比较平稳,而且让我感悟到孩子的勇敢是从别人的信任中产生的。

那天,我反复研读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习惯与教育”一文,文中写到:人们的思想多是依从着他们的愿望的,他们的谈论和言语多是依从着他们的学问和从外面得来的见解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随着他们平日的习惯的。所以马基亚维利说得很好(虽然他所论的事是很丑的),天性底力量和言语底动人,若无习惯增援,都是不可靠的。

在迷信以外的事情中习惯之凌驾一切是处处可见的;其势力之强,甚至在流血的事件中仍是如此。使得人们于自白、抗辩、允诺、夸张之后,依然按旧习惯作下去,好像他们是无生命的偶像,和由习惯的轮子来转动着的机械似的,这种情形真使人惊讶。

我们也可以见到习惯的统治或**,可以看出它是怎么回事。印度人(我说的是他们哲人中的一派)会静静地躺在一堆柴上,然后还要争着与丈夫的尸身一同烧死呢。在古时,斯巴达的青年们常乐于在狄亚那的祭坛上受笞刑,连动也不动。我还记得在女王伊利萨白初年的英国,有一个被判死刑的爱尔兰叛党曾上呈总督,请求缢死他的时候用薪条而不用绞索,因为以前的叛党都是照例用薪条的。在俄罗斯有些僧人为赎罪起见,会在水盆里坐上一夜,直到他们被坚冰冻住才算。习惯在人的精神和**两方面的力量,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所以,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开始的习惯。所言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柔活,能学一切的语法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竞技和运动。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除非在有些从来固定自己的心志,反而把心志开放着,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但是假如个人的单独习惯其力量是很大的,那么共有的联合习惯,其力量就更大的多了。因为在这种地方他人的例子可为我之教训,他人的陪伴可为我之援助,争胜之以使我受刺激,光荣使我得意,所以,在这种地方习惯的力量可以说是到了最高峰。天性中美德的繁殖是要仰仗着秩序井然,纪律良好的社会的;这是无疑的。因为国家与好政府只是滋养已长成的美德,而不甚帮助美德的种子的。

在研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不停的对文中“天性中美德的繁殖是要仰仗着秩序井然,纪律良好的社会的;这是无疑的。因为国家与好政府只是滋养已长成的美德,而不甚帮助美德的种子的。”这句话进行思考,并不停追问:什么样的习惯才是真正的习惯?习惯的精髓是什么?习惯到底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就拿我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来说,从


状态提示:第四章 惊心与曙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