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梦回1937>第一九一章 希特勒的目光

己卯年,夏,同时也是民国二十八年。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进入到了1939年,这也是李卫东也带到这世界的第二个年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发展到一个令人很多人仰望的大军阀。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天命基地”的功效,换做是其他人也能达到这样儿的成就,但原因其实并不是这样,天命基地的作用是在于辅助功能,战斗士兵的人口限制使之不可能出现“爆兵海”的情况,相比二战动不动就是百万人的大军团作战的情况,天命基地的三万基因士兵的作用能有多大呢?

就比如现在,海南军作战部队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原住民,只有在一些特殊部门中才会出现大量基因士兵,列如科技研发中心、统帅部近卫部队等!所以说,海南军走到这里,却与李卫东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而这半年来,全球却发生的很多影响力巨大事件,比较著名的有4月8号加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5月22日,德意法西斯签订战略同盟协定,以及国民政府公开通过中常会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及撤销其一切职务的决定”,汪精卫正式投日叛变。

而这些由海南军军情科收集到的情报中,最让李卫东注意到的就是,5月22日德意法西斯签订战略同盟协定。从这方面来看,李卫东造成的“蝴蝶效应”的影响还仅仅只是在亚洲战场,欧洲积压了二十多年的矛盾依旧存在,大时代的潮流不是谁能轻易的改变。

“看来,历史依旧行驶在原来的轨迹上啊!希特勒,你准备好了吗...?!”李卫东静静的看着窗外随风而动的杨柳枝,淡淡的叹了一声道。

而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彻底将德国“纳粹化”的希特勒看着世界地图的东方,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不可能被征服了,因为他实在是太巨大了!想要彻底占据它需要多少人?一百万?!还是五百万?!”

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以及纳粹德国的最高元首,他不可能只是将眼光局限在欧洲地图上,世界局势变化同是也是他所关注的焦点。

虽然现如今欧洲的战争阴云密布,就差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但现在都在加紧时间做最后准备的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都比较克制,而要说当前世界上战火最密布的地方,那莫属于亚洲中国战场。所以,亚洲战场的局势也是希特勒十分关注的。

从一开始,他也不是没想过让中国加入同盟国,但他也有一定自己的顾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重工业只是起步阶段,大部分武器装备需要从外国进口,与日本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而另一个原因,就像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波拿巴当初的想法一样。中国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国家,无论是人口上还是面积上的。它如果崛起必定会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变化,与美国走的很近的国民政府如果加入协约国,那么亚洲战场将变成一个战争泥潭。

而正如他所预料到的,短短两年的中日战争已经将日本财政拖入了破产的边缘。除了侵华战争爆发开始阶段,日本军队在中国大肆掠夺资源,使得国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以外,既得利益越来越少。

接着,在战场移到中国腹部,后勤补给线更加延长后,让希特勒惊讶的是,发动了人民战争的的中国居然真就顶住了后继乏力的遣华日军,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注意:是遣华日军而不是日本国,要是日本现在就不行了,那后面还怎么写“太平洋战争”?】

众所周知,日本国内部实行的是军国主义政策,以发动战争来转移,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内部日益尖锐矛盾。而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日本国内失业率高居不下,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军队,严重刺激了日本军队的畸形发展,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以及转移社会毛队矛盾,所以日本走上了对外发动战争的道路。

陷入战争泥潭对于本就濒于崩溃的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后世的一个负责民生经济的日本将军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至日本投降时整个日本只剩下了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日本平面能吃进嘴里的就只有子弹了!”所以,日本军方现在急于寻找新的突破契机,纳粹德德**事情报局的情报更是证明了这一传闻。

面对这一状况,希特勒清楚的知道日本已经逐渐在失去驾驭军国主义这个“战争巨兽”能力,他那个想让日本牵制美国和苏联力量的计划很可宣告能破产,所以这让他不得不做些准备。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希特勒显然不愿被“猪队友”给坑到的!而在中国战场上表现极为出众的海南军的战力则是第一次真正的进入到希特勒的眼帘,让他不得不为之正视。

“海南军...李卫东...海南军...日本...太平洋...!!!”一个极为疯狂的念头逐渐在希特勒的脑海中形成。

“叩叩叩...”一阵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了希特勒的思绪。

“进来!”走进门的是身穿一身笔直纳粹军装的希特勒私人副官,奥托·京舍上尉。

奥托走进来后,敬了一个举手礼之后,说道:“元首阁下!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将军到了!!”

经过希特勒的允许,伦德施泰特将军整理几下军服后走了进来,敬个举手礼后道:“我的元首,勃


状态提示:第一九一章 希特勒的目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