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工分制度啊,四五十年代的农村就是这么做的。”
“这个可以,那些没有劳动力的可以跟着播种,有力气的负责耕地,不分谁家的地,全部一起耕种,可以有!”
“哈哈,农村合作社。”
“哈哈,我外公家也是农村的,还保留着以前各大队的称呼呢。”
……
“集体的智慧果然还是很厉害的啊,那就这么办了。”刘清明笑道,返回内堂,将集体耕种的办法转述给韩士曹佐和赵捕头。
两人听了连声叫好。
这次秋种先不分谁家的地各自负责,大家一起耕种,有力气的牵犁,没力气的播种,是个好办法。
“先去到方主簿那里领种子,不用发了,将剩下的难民召集起来,除了老人孩童,其他人都去一起耕种。”刘清明说道。
韩士曹佐和赵捕头分头行动。
刘清明回府,将何福等人将马也牵去,虽然马不多,也能帮得上忙。
韩士曹佐召集难民,除了老人和孩童,三百多人浩浩荡荡返回城南的土地。
没多久,赵捕头带着衙役拉来了种子,还有从城中几个铁匠铺那里买来的犁和绳子,分给大家。
城中几个铁匠铺忙的热火朝天,所有的犁都卖完了,他们正在赶制锅,斧头还有各种农具。铁匠们集体接了个大单,三百口锅,三百把斧头、农具、锁头、菜刀等生活用具。
妇女汉子们开始分工,力量大的一人拉犁,小点的,就两人一起。一群孩子跟着,兴致勃勃的帮忙把耕起的野草收拾了,抱出耕地丢在路上,也有跟着有模有样播种的。
看着难民们耕种,不少观众回忆起小时候种地的时光。
刘清明同样如此,脱了官服,将麻绳套在肩上,也拉起了犁。
他力气大,一个人拉犁速度依然飞快,别人半亩地没耕完,他一亩地结束了!
连刘大人都亲自耕地了,衙役们哪敢含糊。
赵捕头同样一人拉犁,几个衙役纷纷也帮忙。
韩士曹佐自知没那个力气,便跟着几个妇人一起,将刘清明耕出的田地撒上小麦种子。
两亩地下来,刘清明热的一身汗。
“大家累了,就歇歇。”刘清明说道,活动了下被麻绳勒的有些疼的肩膀,坐在地头上歇了一会儿。
“清明哥!”青莲、温婉儿,还有琴儿,画儿何福等下人笑嘻嘻的走来,可言也跟着,拿着几只碗。
“清明哥,我们给你送水来了。”青莲说道。
何福将马交给了衙役,便回去了。她们听说刘清明在帮忙耕地,便烧了水抬了过来,专门来送水的。
“琴儿,画儿你们去给大家都送水喝。”温婉儿吩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