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洛阳蜜月游继续上演,今天她们一起到了有着许多传说的白马寺,自从那次看见不想看的人后,凌筱筱都让人偷着去确认了萧静怡和卫夫人的行程,才选择的游玩地点,以确保不会再碰面,这样才会玩的开心。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你来过吗?这里好像建的很早,你应该来过吧!”凌筱筱对白马寺的印象不多,却也知道它应该是建在隋唐之前的,以江应该来过吧。
“路过过,只听过钟声,却没进去过。”江随云也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来过这里的,但对这里的钟声还是很印象深刻的,因为跨年的时候白马寺要敲够108响。
马寺钟声的韵味,来自于大钟钟壁厚度的变化。钟壁厚薄的合理分配,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厚厚的钟唇是高音的主要震源,钟腰厚度的变化则送出了分音。重达几千公斤的大钟,要比小钟的音质好得多,只要重重地撞击一次,钟声就能持续几分钟。最后绕梁不绝的是余音,是最低的基音,正是这种嗡嗡声,蕴含着韵味,传递着庄严。
“嘻嘻,那咱们今日一起好好去看一看,这里的寺庙与长安的有什么不同。”长安的寺庙她陪着房夫人都去便了,特别是在房遗爱失踪的日子里,凌筱筱这次本不想再来寺庙的,可是又不忍心错过这千古第一。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洛阳白马寺外景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
“不是说这是汉代的古寺吗?瞧着也不算太旧啊!”凌筱筱一边看着一边问道,这白马寺不是她看过最辉煌的,也不算古朴,在她看来平凡的很啊。
“这白马寺重建过几次。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这儿第一次遭到了破坏,东汉初平元年,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对洛阳形成了半包围的阵势。为防止人民逃回。他便把洛阳城周围二百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白马寺被烧荡殆尽。”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曹丕自称皇帝,即位于许昌,在东汉洛阳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宫,即包括重建白马寺。西晋永安元年,司马颙部将张方攻入洛阳。烧杀虏掠,在长期的战乱兵火中,白马寺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经过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洛阳城又一次残遭破坏。现在你看到的白马寺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又建好的。”江随云说的这些是当初来洛阳时他的友人说予他听的。
“原来如此,走吧,几日来了就上上香。拜拜佛,然后再去看钟楼。”凌筱筱点头表示理解了,的确在现代好多历史遗迹都是翻新过后的。
“咦!这钟楼好特别啊!”没一会儿凌筱筱又怪叫了起来,好在白马寺的人不算密集,没外人听到她的大惊小怪。
钟楼基本上都会建的很高。像极了西方传统教堂的钟楼,融于自然的建筑,确会高高地置于教堂之上。颇有居高声自远之感,让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而隋唐白马寺钟楼,仅是白马寺宏伟建筑群的一个附属部分,平地起楼,砖木结构,只有两层,立柱飞檐,雕梁画栋,小巧玲珑。上层竖着一个招牌,从上往下写了两个字“钟楼”;下面横挂着一个匾额,从右至左写着四个字“马寺钟声”。钟楼的后面,绿树环绕。若单看钟楼,虽然不那么高大雄伟,但很是清雅,特别是与周围环境非常和谐,显得妥帖、精致。
顾名思义,钟楼就是用来置钟的,但是古代的钟,分为特钟和编钟,特钟单独挂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枚,编钟却有多枚,大小不同,挂在同一个木架上,用来奏乐。
汉代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钟的形体开始发生变化。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从此,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在保留“钟”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编钟对于一般人来讲,不会过多地接触它,而圆形钟,我们则见得多了,佛寺之内,钟楼之上,使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钟。
“其实这钟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在这洛阳城还有一处钟楼,与这白马寺的钟楼很远,但是只要白马寺的钟一响,城钟楼的大钟就应声而和。那边响几下,这边也响几下,所以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这个也只是江随云听过的民间传说,毕竟没有人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去听钟声。
人们谈起这种奇妙的现象,总是夸白马寺的大钟,这真是一个宝贝呀,你看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