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之定三国>第556章 甘宁兴霸 终投黄逍
能比拟的?宁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为来天都为乱?”甘宁自然知道这是黄逍的打趣,从其语气中,根本听不出半点的调侃与看不起,却是透着浓浓的亲切意味。

“堂堂‘锦帆贼’,杀的都是那些该杀之人,为百姓讨还了公道,大江之上,哪个不称一个服字?”奇了怪了,都说甘宁生性是一粗莽好杀之人,怎么这谈吐间也不是那么粗鄙不堪啊!

“陛下见笑了,那是道上朋友们的爱戴,其实,宁还不是一匪寇?”甘宁说到自己是贼,非但没有半分的颓丧之意,却是满面的自豪。

“何为贼也?义之所使,为天下之公,甘将军豪侠之人,岂会是意出身之人?甘将军,你是巴郡临江人吧?”黄逍问道。

“不错,宁是巴郡临江人,不过,祖籍是南阳人。”甘宁回道。

“哦……甘将军高堂可安好?”黄逍随意的问道。就好似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见一般,谈话间满是轻松写意。

“家母现今被宁安置家乡,宁却是不孝。”甘宁低头说道。

刘备战败之后,甘宁便是护着老母从荆州水路,直入蜀中,回到了家乡巴郡临江,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侍奉老母,养其天年。

这年头,父母,不远行。甘宁的老母亲还世,按说,他不应该离家出走才是。不过,甘母也是明事理之人,甘宁也不愿一身所学就此随他隐没乡间,这才母亲的劝说下,离开了巴郡临江,经过思考,来天都,欲投黄逍。

黄逍对甘宁还是很熟悉的,毕竟,这个原东吴堪称第一的大将,还是有着神奇的色彩的。笑了笑,黄逍说道:“甘兴霸临江学艺,可以说是人皆知。不过,甘宁啊,有道是父母,不远游,你这却是不对了啊!”

“陛下教训的是。但是,此番甘宁再出,也正是家母的意思。”甘宁微红着脸,说道。

群山环抱的青龙大瀑布左侧,有一块方圆数里的大坪坝。土地肥沃,住着上百户乡民这里男耕女织,不愁吃穿,十分惹人眼红,不是常遭匪劫,就是财主欺压,官府暴征,使这里乡民难以生存下去。

从前,这里有一对婚夫妇,男的叫甘田,女的叫织娘,俩人勤勤俭俭,日子过得很甜蜜。不久,喜得一子,取名叫“甘宁”,十二、三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方圆四邻的乡亲们都夸他聪明。

殊知,好景不长,甘田夫妇和乡亲们一样,一天晚上,匪盗潜入他家,甘田与其拚斗中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害,粮物抢劫一空,甘宁母子俩也被五花大绑着,多亏乡邻赶来解救,安葬了甘田。母子俩泪流满面地送走乡亲后,少年甘宁对妈说:“这个世道穷人难活命,我打算去寻师学武艺,为父老乡亲除掉害人精,为父亲报仇。”

织娘听后说:“好是好,但你人还小,没有真功夫,硬拚是不行的!”。

当晚,织娘剪下自己的一绺长发,掺着青麻打成一双草鞋,煮了十几个鸡蛋,给儿子包好,第二天一早,织娘把儿子送上路。甘宁身背祖传的弓箭,手牵猎狗,辞别织娘,直朝深山走去。他拐过一弯又一弯,翻过一山又一山,攀陡壁,越悬崖,一股劲来到云峰观前,只见满山云雾缭绕,无路可走了。

甘宁正发愁,迎面来了一个老婆婆,老婆婆问:“孩子,这么大的云雾,你往哪里去呀?”

甘宁说:“婆婆,我上山去寻仙师学艺的。”

老婆婆说:“仙师难找哟,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去吧!”

甘宁坚决地说:“不管多难,多苦,我一定要求师学本领!”说着,甘宁把家乡匪盗、财主、官府害人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老婆婆被感动了,就朝山颠一指道:“你去吧,前面不远有座小庙,庙中有一个老道,武艺高强,求他教你吧!”说完,老婆婆不见了。甘宁正疑惑着,顿时云开雾散,一座小庙出现眼前,他加快步伐直奔小庙。

进了庙,只见一个老道和一个小徒儿正红炉上锤打一把弓箭,刚打好的弓箭还是红红的,那小道便握手中,张弓搭箭,对准三根大香,“嗖嗖嗖”连发三箭,不偏不倚,箭出香灭,甘宁看呆了,当即下跪老道面前:“望师尊接受徒儿叩拜之礼!”老道忙上前扶起甘宁问道:“你是甘田的儿子吗?”“正是”。甘宁将来意向师父禀告后,老道点头称是,并说:“我已知道你要学艺为民除害”。说着,当即令小道收箭,进屋端出饭菜款待甘宁。

从此,甘宁跟着师傅勤学苦练,老道的精心传教下,通过九九八十一天苦练,进步很快,不仅学到了箭无虚发,而且还学会了三十六套拳法的过硬本领。老道十分满意地对甘宁说:“行了,去为乡亲们除害吧!”

甘宁辞别师父,星夜兼程往回赶,这天到家时已是公鸡报晓时辰,织娘见儿身背箭囊,威武强悍地归来,非常高兴,赶快生火煮饭。甘宁把寻师学艺的经过向母亲回禀后,便找来同窗好友串连有志青壮年三四十人,集合操练近两个月。一是抗击盗匪,取得旗开得胜的可喜战绩;二是打富济贫,将坝上欺压百姓的“地头蛇”杀掉,将恶霸的粮仓打开,分发给了乡民;三是多次击退官兵来犯,被万州官府称为“锦帆贼”,再也不敢暴征粮税了。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平安生活。

此后,甘宁决心立志报国,便带着队伍投靠蜀军黄祖、刘表将领,都被当朝视为“草贼”不用。甘宁一气之下,便投奔邻国东吴,他与魏国征战中,率


状态提示:第556章 甘宁兴霸 终投黄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