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全网最新)【供精彩。

第312章西平前哨(上)

西平,位于豫南汝宁府北部,往北走上几十里,就进入了豫中的许州府地面,由于京汉铁路从西平通过,这里也算是京汉线上的战略要地。

西平本是座默默无闻的小城,虽说自古就是豫南交通孔道,但这里依然以农业为主,棉花、小麦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京汉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南北交通为便利,西平的棉花也因此销路大畅,近几年,这西平种棉花的人愈发多了起来,以致于粮食已不够本地自用,需要从外地购进大量粮食,这些粮食也是由火车运到西平。

西平火车站是本地热闹的地方,与其它城市相同,西平火车站也位于城外,围绕火车站形成了一座兴小镇,因为这里本是座小村庄,以种芝麻榨油为主要生计,村里颇有几家油坊,于是这座兴小镇就叫做油坊镇。

以前,油坊镇里商贾来来往往,马车装载着各式货物往来于车站与西平县城之间,虽然比不上郑州、汉口等通商重镇的繁华,但这豫南的穷乡僻壤,可算是一等一的大镇了,何况南边过去两百多里地就是信阳,那里是豫南的土货、洋货集散中心,西平多多少少也沾了些光,城里城外的商号也有那么百来家。

不过现,西平城里城外一片萧条景象,不仅来来往往的客商几乎看不见了,就连小商小贩也基本绝迹,来往于城里与火车站之间的马车、骡车也失去了生意。

西平从半个月前起就已成了座兵城,各方部队陆续进抵油坊镇,部分部队还开进了城里,围绕着火车站,数座规模浩大的兵营建立起来,城里城外到处都可以看见穿着军装、扛着大枪的士兵,他们拥有同一个称呼:

“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

以前西平也有革命军队驻守,不过当时的部队叫做“湖北军政府北伐先遣军”,虽然打着“湖北军政府”的招牌,可是部队里的多数官兵确实是河南本地人氏,说得是河南话,吃得是河南菜,与西平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现,随着南方革命军的陆续抵达,河南口音中开始夹杂起了湖北话、湖南话,而对于河南人爱吃的面食也是不屑一顾,他们爱吃米饭。

军队一多,这地方上的百姓就有些惶恐起来,生怕遭了外地军人欺负,一些机灵的百姓已将家里的年轻女人送到外地投亲靠友,小商小贩也纷纷收拾了小摊,观望动静,不过事实证明,百姓的顾虑是多余的,这些外地革命军的到来不仅没有增加社会秩序的混乱,反而使社会秩序变得加安定,因为他们都是归共和军指挥的,自然也要遵守共和军的军纪,而这个共和军的大头头,就是被河南百姓顶礼膜拜的赵北赵振华,前半年一直驻扎信阳的那支革命军就是他的部队,军纪也是森严。

于是,西平县的小商小贩立即恢复了营业,把年轻女人送到外地的百姓也陆续把媳妇、闺女接回了西平,继续过着他们平淡而闭塞的生活。

不过以前的平静是暂时恢复不了的,因为北洋军也向西平县城挺进,根据滞留西平的外地客商们传出的消息,现南方的革命党正跟北方的袁大总统闹别扭,双方为了一个什么“国会”的事情撕破了脸,都调遣军队,拉开架势要干仗了,而且据说这一仗动静可比当初跟满清朝廷官军打仗要大得多了,如果不是客车不通的话,西平的外地客商早就跑光了,因为北洋军就是沿着京汉线一路南进的,这西平驻扎这么多南方革命军,只怕这里就是战场了。

如此一来,百姓们又惶恐起来,于是又将各家的媳妇、闺女送到了外地,一些大户人家甚至举家外迁,都不想做这兵燹里的路倒,丰收年景的西平一时竟出现了只有荒年才会出现的逃难人群。

百姓们不知道南北之间为什么又要打仗了,不是说共和了,这天下就太平了么?那个“国会”是什么玩意?听说是跟外国洋人学的,可是洋人的玩意都是好的么?别的不说,那大烟枪就不是好东西,为了那东西,不知多少殷实人家变成了破落户,不知多少强壮青年变成了路倒,如今这年头,跟“洋”字沾边的东西,百姓们都得格外打起精神。

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如今这世道,眼看着就是那史书上说的“乱世”,似乎谁也指望不上,百姓们只能自求多福了。

百姓有百姓的心思,军人也有军人的心思,服从军令是军人的天职,既然这西平已被联合阵线总司令部确定为阻击南进北洋军的第一道防线,那么,军人就得钉这里,至于守不守得住,就不是他们可以随便谈论的了。

西平,就是联合阵线河南战场的前哨。

作为任命的西平城防司令,蒋作宾这两天一直愁得厉害,这倒不是因为他没有把握守住西平防线,而是因为他麾下的这支联合阵线部队的指挥统一问题。

驻守西平的联合阵线部队除了蒋作宾的第十六师一个步兵旅之外,还有原属共和军驻信阳的一个步兵团又一个骑兵营,此外,原来的那个奋进会也有数千人的部队赶到西平,再加上原本就驻扎西平的那两千多人的奋进会部队,现西平共有联合阵线部队一万五千余人。

这一万五千余人就是蒋作宾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可偏偏这支部队是由几个不同的革命力量组建的,共和军、共进会、奋进会以及一些零散的豫南革命


状态提示: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