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439章 铁路雄心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第439章铁路雄心

秋意渐浓,北方已显出几分萧瑟,铺满街道的枯枝落叶增添了这种肃杀的气氛。

这里是北京,冠盖云集之所,政令所出之地,天子脚下,就连百姓走起路来,也带着几分傲气。

天气渐凉,街上的行人也是渐少,偶尔几个熟人路上碰了面,也依旧是前清时候的礼节,打千、碰肩膀,说几句吉利话,或者干脆还是那句“吃了么?”,总之一句话,老北京还是老北京,并没有随着共和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根本改变。

街上的馄饨摊也依旧使用的是前清时候的布幡,只不过有些讲究的摊主那布幡上写上“铁血共和”这四个字,这与革命军的战旗上的那四个字是一模一样,所图的不过就是为了多招揽些生意,现青年人开口“铁血”,闭口“共和”,见了这“铁血共和幡”也就格外亲切一些,于是,这些馄饨摊的生意也就比其它的馄饨摊好许多,所以,越来越多的馄饨摊掌柜也学会了这一手,这老北京的馄饨摊到底是沾染上了些时代的气息。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客都会特意选择这种“共和馄饨”尝鲜,尤其对于那种很不讲究吃喝的人来讲,这大冷的天,喝碗热乎乎的馄饨,就是为了暖暖手脚,也暖暖这颗不知是凉还是热的心,这年头,能喝碗热乎乎的馄饨,就已经是很满足了。

作为一个不怎么讲究吃喝的人,此刻,詹天佑先生就坐一个没挂“铁血共和幡”的馄饨摊前,捧着碗热乎乎的馄饨,正喝得痛快,旁边坐着他的几名助手,也是捧着海碗大口的喝着热乎乎的馄饨。

詹天佑,字眷诚,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广东南海县人氏,但是祖籍却是安徽婺源县,当年詹氏曾祖一辈为了经营茶叶买卖,于清乾隆年间举族南迁广东,并广州辖下的南海县定居下来,曾、祖、父三代均经营茶庄,算是半商半儒的小康之家,但是传到詹天佑父亲这一代时碰上了“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爆发,国门洞开,詹氏茶庄的生意也遭到冲击,经营不下去了,家道也就此中衰,供养詹天佑读书已是非常吃力,迫不得已,詹天佑十一岁时将他送往美国读书,因此,詹天佑也幸运的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当时的满清朝廷有感于外国船坚炮利,急于“师夷长技以制夷”,因此沿海地区公开招考有资质的少年去美国留学,由于家境较好的人家不愿爱子去外国吃苦,因此,中国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基本都来自贫寒家庭,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到了美国之后,詹天佑寄居康涅迪格州威斯哈芬海滨男生学校校长诺布先生家中,与他一同住那里的还有一名中国留学生欧阳赓,两个中国少年那里一住就是六年,即使中国留学生都搬到了留学生事务所集中居住管理,但是詹天佑和欧阳赓却依旧住诺布先生的家里。

读完了预科学校和高级学校之后,詹天佑本欲报考美国海军学校,但是却遭到拒绝,诺布一家的建议和鼓励下,詹天佑改变初衷,转而报考耶鲁大学理工科土木工程系,这一决定无论对他本人来讲,还是对中国来讲,都意义深远。

耶鲁大学苦读三年之后,詹天佑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哲学学士学位,他本欲美国继续深造,但由于清廷发现留学生思想过于“离经叛道”,遂决定终止留学计划,并命令所有留学生立即回国,詹天佑不得不放弃了深造计划,与欧阳赓跟着留学生们一同返回国内,而这时,他们离开故乡已经差不多十年了,而且,回国的所有留学生里,也只有这两个人获得了大学学位。

回国之后,等待詹天佑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歧视和冷遇,即使是洋务派领军人物李鸿章,也对留学生们剪去辫子的行为很是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洋务派还是需要技术人才的,于是,李鸿章大笔一挥,美国学习铁路工程的詹天佑就去了福州船政局,做了一名轮船驾驶员。

之后的七年间,詹天佑一直与铁路无缘,直到1888年,为了从开平煤矿向北洋军港运输煤炭,清廷决定延长唐胥铁路,修建芦台至天津的铁路,并天津设立中国铁路公司,任命伍廷芳为公司经理,也正是这个伍廷芳,才真正使詹天佑学以致用,从此,中国的铁路事业终于出现了中国铁路工程师的身影。

从唐津铁路到唐古铁路,从唐古铁路到古滦铁路,詹天佑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而那座滦河铁路桥的修建使他声名雀起,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也正式将他吸收为会员。

但是国家的衰微不是个人力量可以挽救的,甲午战争的战败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使得中国加虚弱,作为一个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也无法对抗历史大势,从1895年到1905年这十年间,他仅仅参与或主持了萍醴铁路、关内铁路、关外铁路、西陵铁路等数条零星铁路的修建工作,这些铁路的总长度加起来也不过九百余公里,与詹天佑铁路强国的目标相去甚远。

日俄战争爆发之后,出于国防需要,清廷决定利用关内外铁路的余利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但是由于关内外铁路的余利都存英国汇丰银行,英国公使要求清廷修建京张铁路时雇佣英国工程师,可是另一方面,俄国又借口与清廷签有条约,规定长城以北的铁路不得由中、俄两国之外的第三国修建,必须雇


状态提示:第439章 铁路雄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