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907章 财政整理(上)

【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第907章财政整理(上)

五月的天气已是带着暑气了,正午刚过,那不透风的屋子里就呆不住人了,日头底下干活的汉子也纷纷赤了上身,那一身的腱子肉阳光下泛着油光,号子声此起彼伏,热火朝天的劲头。

现的北京大前门火车站正翻修扩建,工地就火车站前,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干活时的号子声交织一起,与那从火车站里传来的汽笛声一起将这里的气氛渲染得工业化十足。

刚刚一列货车从锦州过来,进站之后,只稍稍停留了那么几分钟,便又匆匆起程,向天津站赶去,从货车的守车上下来几名乘客,为首的正是财政次长王永江,另外几人也都是财政部的工作人员,他们是跟着王永江从锦州那边回来的。

前段日子,王永江奉命陪同德国驻华大使雷克斯等人离开北京,前往东三省,此去北方,王永江有两个任务,其一,为雷克斯做中间人,使这位德国驻华大使能够直接与俄罗斯帝国沙皇政府取得联系,现英国、法国都外交上正式承认了俄国临时政府,德国政府只能借助中国的帮助寻求与俄罗斯帝国沙皇政府的外交谅解,看看能否联手解决俄国与德国战争的事情。

王永江此去东三省的第二个任务则是财政部派给他的财政整理任务,经过财政部前段日子的整顿,东三省地区的俄资金融机构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重组,此次王永江赶去东三省,就是正式接管那些金融机构的财政审核权,尤其是那些俄资银行的财政监督权。

现,王永江已经完成了那两个任务,于是赶紧返回北京,一则是向中枢复命,二则也是为了赶回财政部参加财政会议。

南洋战争虽然以中国胜利而告终,而且这场战争也没持续多久,不过这军费的支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财政部现必须调整今年的财政计划,以应对中枢财力的紧张局面,再加上中枢政府仍执行移民实边政策,这方面也需要财政部的财政支持,因此,财政总长熊希龄决定召开一次财政部财政整理会议,考虑到王永江的理财能力非常出色,于是一封电报,将王永江召回了北京。

由于催的急,王永江只好找到什么车就坐什么车,这一路从沈阳经锦州,再到北京,颇为辛苦,路上也整理了一份财政建议书,打算递交财政部,现,他的秘书手里提着的那只公文包里就装着这份财政建议书,只等回财政部,就可以转交熊总长审阅了。

离开火车站,财政部派来的轿车已等了多时,王永江带着秘书先上了车,吩咐司机直奔财政部。

等王永江赶到财政部,正赶上财政部上班铃响,熊希龄刚到办公室,见王永江这么快就赶了回来,熊希龄确实有些惊讶,这财政整理会议后天才会举行呢,这也足见王永江办事干练的作风,或许这也是他能够赢得总统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熊希龄感慨之间,王永江已将那份财政整理建议书呈了上去。

“请熊总长过目,这是卑职路上草拟的财政整理意见,仓促之间,字迹潦草,构思粗鄙,若有思虑不周之处,还望总长海涵。”

王永江倒也谦逊,简单讲了几句,财政整理建议书一呈,然后便垂手而立,就等熊希龄看过那份文件。

熊希龄看了看文件,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问了一个好象是与财政不相干的问题。

“王次长啊,现中枢与各国关于南洋政治地位问题的磋商已近尾声,很快,南洋那边形势就会不一样了,依你之间,苏门达腊与爪哇到底是直接由我国托管为好,还是让其自立为好呢?”

王永江笑了笑,指指熊希龄手里的那份财政整理建议书,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财政整理意见中也有所提及,总长现或许可以先看一看。简单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让苏门达腊和爪哇自立为妥,我看来,这两个地方虽然华人不少,可是南洋土著也多,所谓龙蛇混杂之地,搬弄是非之区,如果直接由我国托管的话,则其国防、内政均由中枢负责,这样一来财政部开支愈大,则财政紧张之感愈强,所以,我认为,让苏门达腊与爪哇自立好,但是内政、外交等方面仍需接受我国之指导,这样一来,我可享受当地经济之好处,却又不必为当地的内部冲突和纷争而背书,何乐而不为呢?”

“你这看法似乎有些短视了啊。若是叫苏门达腊和爪哇自立建国的话,财政部为南洋战争支出的战争经费不是打了水漂了么?”

熊希龄摇了摇头,说句实话,他与外务部的一些外交官一样,也认为中国应该直接托管苏门达腊和爪哇,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对得起此次南洋战争的军费支出,这就与当年那场日俄战争一样,由于战败国没有支付战争赔款,所以战胜国中的许多国民都认为应该领土问题上多占些好处,至少可以舒缓一下国内的人口压力。

“难道总长也认为应该将苏门达腊和爪哇卖给别的国家?”

王永江做出副吃惊的模样,他东三省看过报纸,现有一种舆论,认为应该将苏门达腊和爪哇卖给英国或者美国,换取资金发展工业,这种舆论虽然看似荒唐,但是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这些人看来,既然英国和美国反对由中国直接托管苏门达腊和爪哇,那么,干脆把这两个岛屿打包卖给英国和美国算了,反正这两个岛屿中国也得不到,还不如换些实惠。<


状态提示:第907章 财政整理(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