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917章 坐镇边境

【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第917章坐镇边境

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列满载的火车正喷着滚滚黑烟向北方飞驰,火车头后拉着的那数十节车厢中,一半的车厢是旅客车厢,另外一半的车厢则是平板车,平板车上装载着蒙着油布的大炮和炮车,此外还有少数平板车起了栏杆,车上装载的都是骡子和战马,现,这些牲口正好奇的向那铁路两边的草原上张望。

这列军列来自南方的张家口,现,它已接近北方边境口岸恰克图,而且现正加速,距离恰克图火车站是越来越近了。

终于,这列满载的军列开始减速,并终火车站调度室的指挥下缓缓驶进了恰克图火车站,一座站台上停了车,而且立即开始卸货。

从旅客车厢上下来的都是全副武装的国防军士兵,身上的咔叽布军装与那扎得结实的武装带一配,显得精神头十足,再加上背身后的步枪,以及那顶挂背包后晃来晃去的钢盔,是让人对这支现代化军队的战斗力充满信心。

士兵们下车之后,就站台上列队,然后唱着军歌,军官们的率领下列队走出火车站,至于那些大炮、辎重,由炮兵和辎重部队照料,而且火车站调度室的协调下,这列军列很快就完成了卸货任务,添加了煤水之后,这列空载的军列立刻发动机车,驶离了火车站,显然是不打算装运普通旅客和货物。

确实,现军情紧急,所有的火车都必须以军事任务为第一任务,至于其它的民用运输任务,则只能暂时搁一边了。

这两天里,这恰克图火车站就是这么一个景象,军列匆匆进站,然后又匆匆离开火车站,运到恰克图的都是军队和军用物资,这架势做得是十足,就算是毫无军事常识的人也可以猜测出来,这恰克图一带一定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以致于中枢政府不得不加紧向这里调遣野战部队和重装部队。

实际上,发生紧急情况的不止是恰克图,中国与俄国那漫长的北方边境线上,这几天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国防军陆军部队的调动,步兵、骑兵、装甲兵、辎重兵、工程兵……诸多兵种都中国北方的各个交通枢纽调动,地上是坦克和装甲车的机械铿锵,天上是战斗机和轰炸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派紧张气氛。

与此同时,中国的各大报纸也都是危言耸听的报道,对于中国与俄国之间的外交摩擦大肆渲染,一副惟恐天下不乱的架势,一些激进报纸甚至大肆叫嚣“战争已不可避免”,让一些和平主义者焦虑不安。

至于金融市场,则是一片风声鹤唳,所有受到战争影响的工业股票都是大跌,而所有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股票则是应声而涨,自从中日东北亚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从来没有这么大起大落过,即使是南洋战争时期,金融市场也没有像现这样让人忧心忡忡。

确实,这一次的对手不是远欧洲的荷兰,而是北方的庞然大物俄国,自从清末以来,俄国的威胁始终是悬国人头上的一把剑,当年的“庚子国难”,俄国势力大举南下,差点就将整个东三省一口吞下去,再加上清廷与俄国签订的那些条约中所割让出去的国土,这种种远因近因,使得中国人对俄国的看法相当特别。

一方面,俄国是中国的近邻,俄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中国的战略安全,尤其是当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之后,俄国随时可以将它的军队调到远东,这是许多中国人担忧俄国势力南下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现俄国正与德国作战,它的多数军队都被牵制欧洲战场,这种时候,俄国不大可能将它的军队主力调到远东与中国作战,也正因此,许多中国人现并不担心俄国的大举入侵。

这种复杂的心态造成了现国内舆论的混乱,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与俄国开战,主张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中俄之间俄罗斯帝国沙皇政府问题上的纷争,而那些叫嚣战争的狂热分子则通过他们控制的报纸极力渲染着俄国势力的威胁,并扬言利用欧洲战争这一难得的战略机会一举解决俄国势力的威胁,夺回那些丢失的国土,捍卫国家和国民的利益。

报纸怎么说是报纸的事情,虽然目前国内的反战呼声很高,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中枢政府,应该任何形势下都处变不惊,而且必须未雨绸缪,也正因此,赵大总统一声令下,中国的战争机器就开始发动,并高速运转起来,短短几天时间,中枢政府调动的陆军总兵力就已超过了一百万人,这个数字足以震慑住一切外来的敌人和内部的敌人,也正因此,当军列陆续驶进恰克图火车站的时候,火车站上有许多中外记者采访,他们用镜头和报道将中国的战争机器现的运转情况告诉社会公众,告诉各国政府。

这几天里,这恰克图火车站上的搬运工们算是大开了一回眼界,自从国防军进驻外蒙古以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飞机和坦克,也是他们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外国记者,对于这一切,他们感到奇,但是同时,他们也感到了一丝忧虑,确实,作为普通人,他们渴望和平,而不是战争,哪怕只是边境上的零星武装冲突。

这不,这两天里,这恰克图城里的物价就涨了许多,虽然这种物价上涨与军队增多似乎没有直接关系,毕竟,军队的粮食和物资都是由军列从外地运过来的,但是没人否认,这种物价上涨与边境的紧张局势没有直接关系,许多平民都


状态提示:第917章 坐镇边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