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两身,不然都不知道给谁穿好。”
杨三花做小衣裳的时候,杨五花看着好玩,也学着做了一套。
“姐夫说山路还不好走,这些鸡蛋不好拿,要不索性煮了吧?”
杨家除了给杨阿花准备了一些红糖红枣桂圆之类的,还存了一篮子鸡蛋。此外还有一只老母鸡,和半缸鲫鱼,都是年前就准备好的。尤其那鲫鱼,是杨五花特地买了木桶连水带鱼一起从城里搬回来的,为的就是留给杨阿花补营养。听说鲫鱼汤下奶,杨家就一直小心的养在缸里,小风山的小溪虽然有鱼虾,但都不大,冬天就更少了,这样回头连着桶一起带上山还能再多养几天。
杨三花整理好了东西,对杨五花说道:“一会儿你给沈公子也打包些东西吧,人家大老远送东西来,总不好让人空手回去。”
“不是请他吃饭了嘛。”
杨五花嘴上这么说,不过想到赵平安大包小包的,沈公子啥都没有,似乎也挺可怜的,给人打包了一些熏肉条意思意思。
“还要山楂条!”在一旁看着姐姐包熏头条的杨小花突然说道。
“这是给你沈哥哥吃的,可不是给你吃的。”
杨小花又道:“山楂条好吃,沈哥哥吃!”
“带你骑了趟马就被人收买了,可真好骗……”杨五花捏了捏小花儿的脸,又去拿了纸包山楂条。
出了正月,杨家姐妹闲来无事,开始去城里打听铺子。
按照杨五花的意思,店铺最好能直接买下来,房租虽然便宜,但还有涨价的风险,想当年她那微薄的工资,一大半都交给了房租,可心疼了。虽然没买过房,但以她现代人的观点来说,与其每月交房租不如直接买了划算,况且古代的买房子连地皮都是一起的,要拆要修自己做主,还能世代相传,怎么想怎么好。
至于心中的理想铺面,最好是前店后院,还能住人,赶上天气不好的时候也不用往回赶,还能在后院现煮一些东西,一来自己吃,二来也可以顺便卖。
可惜,以她们家现在的条件,这些都是做梦!
好在杨家目前没什么东西好卖的,一时间也不着急,慢慢留意着。
去年还买过几天艾草团子,今年就只能卖几把时兴韭菜了,好在还有一些熏肉条,只不过大家一个冬天吃下来,也不太稀罕了,虽然还有市场,但也不算很多,隔上几天去卖一次就行了。
趁着春耕还没开始,杨五花又跑了趟高家,想要刻几个竹子模具。倒也不复杂,只需空心细圆筒子,中间加上竹节,侧身贴着一两片竹叶便行,除了粗细高度固定之外,里面节、叶等细节皆可随意,不要求一模一样。并且,圆筒直接被竖向分解成两半,即方便高家雕刻,也方便杨家做蜡。用的时候只需两半合起来拿绳子绑紧,待蜡凝固之后,拆了绳子,两边一掰就能直接脱模。
杨五花趁现在空着,决定先把薄荷膏做起来。薄荷和菖蒲油都是用蒸馏法提炼的,杨五花嫌一锅锅蒸太麻烦,又涂涂画画的想琢磨一个工具出来。
杨五花带上乱糟糟的图纸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了半天:“……反正我就想收些水汽。”
“你说的该不会是不是酒甑?”
“嗯?那又是啥?”
“这酿酒的人家都用,可以把酒蒸出来……”
杨五花一听,乐坏了,亏她想了几晚上还没想明白,原来这时代就有现成的,还比她想的好。只是高兴说的酒甑有些大,杨五花让他依样缩小,做成大小两个,大灶一个,小炉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