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肉条需要包装,杨五花总算可以用到她那几个先前就刻好的大小图章了。
纸有两种,一种粘果纸,裁小了像糖纸般单独包了单独卖;另一种是油纸,糊成袋子按量包装。
了几次,发现包的太多反倒不好看,袋子也很容易破,最后决定分成十五条装和三十条装两种包装。
纸袋如信封般四四方方,很容易做。只需按规定尺寸裁成长条,错开半寸许对折,拿浆糊将两侧边糊起来,只把上面一边留出来待用。等以后装入了熏肉条,直接封上那上面的口子便成。
糊好的纸袋,正面中间需敲上带“花园出品”小字的鸡蛋花大图章,底下再敲上“应天淮清街崔记独售”的小图章即可,也算是顺便给崔家杂货铺做做宣传,崔家赚的越多,杨家也能跟着赚的多。
至于杨五花自己摆摊卖的那些,则仍旧散装不包。
杨五花把这些统一之后,就撒手不管了,把这活包给了杨六花,还帮她雇了两兼职小童工,不是别人,正是虎头和壮壮。
敲图章这活比糊纸袋还简单,连杨小花就会做。不过到底是要拿去换钱的,杨五花怕小花儿一时心血来潮来个临场发挥,乱敲一气,仍旧交给杨六花做。
不光杨家雇了人,赵平安也雇起了人。
赵平安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孕的孕,他一个人买肉剁肉腌肉熏肉,实在忙不过来,就喊了他两个要好的搭档,一起做熏肉条了。当猎户的常年打猎身体壮实,缺啥都不缺力气,又都是一起结伴狩猎的,感情自不在话下,这种遇到危险都能一起抗的,可比外面找搭子雇人靠谱的多。
杨五花想着,既然姐夫雇了人,自家又那么忙,索性把包装的事情也让他们去做吧,自家只管裁纸和糊纸袋。
独立的粘果纸包装,纯碎是为了散卖的时候手抓方便,切完了熏肉条,直接拿杨家裁好的小纸片裹上便是,这种只要坐着动动手指的活儿,又不劳神也不费力,连她家怀孕的大姐都能做,还省的运来运去粘灰了。至于纸袋装,那更省力,都不用裹纸,直接数了数,灌入袋子封起来就是。
熏肉条生意太红火,不光是赵平安忙不过来,连带卖猪肉的王大力家都忙了起来,一天要杀好几头猪,便宜了杨家时常有免费的骨头吃。
剃了肉的骨头本不值钱,但也还是会有人愿意买,对于买不起肉的人来说,花上一两文钱买几块骨头炖炖也能过过干瘾。杨家本就是常客,又常买骨头给黑花狗吃,这回介绍了这么一大单生意,便直接把每天剩下的骨头剁小了送给杨家。
天天的骨头汤,喝的杨小花胖成一团,加上一直不长个儿,或者说,个儿长得不明显,衣服又厚,坐在地板上的时候看着就像个小球儿。姐姐们每天忙着做活,没人陪她在外面玩,除了摆摊,每天在家不是补觉,就是跟黑花一起窝在内露台房里。
黑花也吃的越来越肥,每天懒洋洋的趴在杨小花脚边不想动弹。
杨五花眼馋二里坡那些的威风凛凛的猎狗,再看看自家的黑花狗,感觉人仗狗势无望,还得反过来担心会不会被那些坏心眼的盯上它的狗肉,便让赵平安帮忙寻一条厉害的大狗。二里坡的猎狗虽多,但都是从小就被训练过的,又凶狠又忠诚,都是打猎的好帮手,别说主人不舍得,就连狗自己也不会愿意跟别人跑。
杨五花只好退而求其次,让赵平安留意小狗崽。
二里坡的猎狗们还没来得及生小崽,倒是听闻朱家村有户人家刚得了一窝小狗崽,正嫌家里狗多有心要卖,杨五花兴冲冲的跑去挑了一条小土狗,照着毛色,取名黄花。
天越发的冷,雪花帽卖的越发的好,不少趁着农闲出门打苦工的粗糙汉子们也开始戴起雪花帽来挡风御寒。
陶家大叔已经不光搓草绳了,还能顺手盘几顶雪花帽,只是做的都有些大,好在做工结实,杨五花干脆让他直接做成大号的,长上两文钱直接当成人帽来卖。
老乔头得知陶大叔每天在家干劲十足做雪花帽,也一直跃跃欲试,出车回来就溜达到去陶家找他学习。两人都是做惯农活的,力气大,编的紧实。杨三花见了,感觉做的比她们的还强,又想着人手不够,直给了他们。
老乔头乐颠颠的带着活计回去,又教会了他家大儿子,父子俩一起做帽子,直喊着要跟陶家父子比一比。
绣花手套卖的有些吃力,据说京城大大小小不少绣楼绣铺都在卖绣花手套。京都的时兴绣花样子多,绣娘也多,不是久居乡间的陶氏母女能比的,杨家因此积了不少货。
幸好不是每家绣楼都用得起珍珠,加上杨五花的盘花样式多,杨家的珍珠手套尚处于领先的地位,暂时销量还行,但比起去年来,差了大一截,可能是新鲜劲儿过了吧,花样再多也是大同小异。
杨五花心想,京都流行完了怎么也该轮到中都了吧!
珍珠是崔时园提供的,杨五花不知道价钱,更不好意思自己另拿去卖,但是绣花手套和普通的盘花手套倒是可以卖卖。只是家里忙着赶货,杨五花自己也不是天天都去摆摊的,再说这种绸缎布料又带棉花的,摆地摊有些可惜,万一赶上雨雪打湿了那更是浪费。杨五花琢磨了一宿,带上几副手套就去了程记布庄。
“哟,是杨小五啊,又来了买布头?”小伙计跟杨五花已经挺熟了,开玩笑说道:“你买那么多布头,也没见你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