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少年之烽火岁月>第377章 荔北战役之一战成名

用突然的反击动作打掉了160旅的战士们在旅长李勇的指挥下迅速向前机动,想凭借自身的速度优势闪击国民党六十五师的司令部,为正在与敌人鏖战中的主力多争取一些时间。

六十五师的指挥部离160旅的攻击阵地大概有五公里左右的路程,独立旅要想把这个整编师的司令部干掉,就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冲过这五公里的距离,快速接敌,然后包围它,消灭它。

快速奔袭的部队沿途上遇到了十几起连排级别的抵抗和骚扰,不时有奔跑中的战士被冷枪击中倒下去。

跑在整个独立旅最后位置的是辎重营的一部分部队,为了达成最大的战术效果,李勇把所能用上的人手全部用了上去,辎重营也一样是战斗部队,带队的指挥员当然是他们的副营长何翠花,这个丫头在负责战斗任务的同时,还要负责对负伤的战士进行收容,担子不轻。

李勇指挥部队不要恋战,不要管敌人的冷枪,有伤亡也不要管,冲上去与敌人进行近战,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快速通过。

在黑夜中打近战,冲锋枪是最好的武器,独立旅的冲锋枪足足有几千支,国民党六十五师连排级别的抵抗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战士们连脚步都没有停下,顶着子弹直接冲上去,用冲锋枪把抵抗的小股部队全部击毙,当然了,冲锋的战士们也付出了代价,但与离着已经不太远的国民党六十五师的师部来比,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

六十五师摆在最中间的160旅被消灭了,两侧的部队短时间内收缩不回来,小股的抵抗又起不了作用,这就等于一个人张开手臂,把胸膛让给了攻上来的对手。

跑,拼命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掉六十五师的指挥部,就象旅长说的那样。敌人就象是一条蛇,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条毒蛇的脑袋给他揪下来。

这时候就看出平时训练的重要性来了,几公里的距离完全在战士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连卫生队的女兵也跟着部队一步没拉下。全副武装的独立旅九千多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哗一家伙将六十五师的师部围了起来。

最前面的李玉明和卫刚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指挥坦克和机枪营向两侧散开,将这个指挥部团团包围。

旅长李勇的步话机里响起了卫刚的笑声:“旅长,我和李玉明这小子都到了,我们抓了十几个俘虏。让这些灰孙子带路,把六十五师的司令部包围了,旅长,是真的围上了,里面肯定有大脑袋,我们请求攻击。”

整编第六十五师师部,一个警卫人员跑了进来,说话的声音都变了,用磕磕巴巴的语调喊道:“师——师座,共军。共军把我们包围了,外面全是共军。”

直到这时,师长李振才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对手,这个对手不但是吃掉了160旅还把目标看向了自己这个整编师的指挥部,共军这是想把六十五师打散架子,胆子可真不小,是真的被包围了吗?共军有这样的兵力和速度吗?

“命令警卫营,作好警戒,通知周围的部队抓紧向我们靠拢,就说师部附近发现了共军的小股穿插部队。要他们快速增援。”

六十五师师部的主要警卫力量是一个满编的警卫营,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部队,总兵力超过了一千人大关,而且防御工事完整。装备精良,弹药充足,如果是小股部队的解放军,就算是摸到了师部的附近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虽然知道了有解放军的部队到了附近,李振也没太担心。共军不过是想用这样的动作来拖延我们的攻击时间,好为他们的主力吃掉十七师与三十八师创造条件,只要能在师部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增援部队到来后将这一小股共军全歼。

但是穿插过来的可不是什么小部队,是一个整旅,是西北野战军里战斗力最强悍的一支作战部队,是王震司令员手下的王牌,是李振想错了,这个国军的中将师长还没意思到他的部队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还幻想着如何去突破对面的解放军阵地,好当他的兵团副司令。

跟在在坦克与机枪营的汽车后面,独立旅的大队人马从几面把六十五师的师部围了个水泄不通,这里已经超出了高翔炮兵营的射程,否则按照李勇的设想是先用炮火轰上一顿,战士们再冲上去抓俘虏,一切就都ok了,但现在显然已不可能了。

政委王成德边擦汗边对李勇说道:“大勇,命令部队先喊话吧,让敌人交枪投降,我们解放军优待俘虏。”

李勇知道这是老八路打仗的一惯做法,先礼后兵,劝降不成再动手,可是现在再用这一套办法就显得太固执了。

首先劝降你得看对象是谁,这一套办法对国民党的普通士兵或许管用,可对国民党这个中将师长带着的指挥部劝降就不见得好用,还耽误时间,要知道国民党的大兵团就在这个六十五师身后不太远地方待命,十几公里的距离说到就到,独立旅打的是时间差,说白了,就是趁敌人反应慢的时候多占点便宜,这个时候什么最宝贵?时间最宝贵,独立旅不但要速战速决,还要快速撤下去。

“老王,咱们没那个时间了,命令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各营连把你们的迫击炮全部摆出来,对敌人实行无差别攻击,开始。”李勇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旅部的通讯员说的。

五个步兵营,每个营都有一个迫击炮排,独立旅的排跟别的部队不一样,排建制的人员都超过了八十人


状态提示:第377章 荔北战役之一战成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