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宝路天行>第55章 天圆地方

(全文阅读)

下午就没有吴晨什么事了,黄智超自有自己的门路要去走,他今年40岁上下,已经当了5年正处长,一直想努把力再进一步。吴晨一个人,在房间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就有些无聊,想了想决定还是去逛逛琉璃厂。

作为最著名的古玩集散地,琉璃厂位于现在京城的和平门外,从和平门地铁口出来,往南步行两百多米就到了。虽然名字叫厂,其实是一条不到一公里的大街,被南新华街分成东西两半。

这里在辽元时代属于郊区,元朝定都后,出于修建宫殿的需要,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故名琉璃厂;到了明代,修建内城和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不宜在城里烧窑,将官窑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到了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官员、赶考的举子也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

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起来。

当时一年一度的东安门灯市也迁到这儿举行。《都门杂咏》中有竹枝词唱咏:“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说明当时这里繁荣的景象。

而在《藤阴杂记》中程晋芳寄袁枚的诗中则反应了更真实的现状:“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前向故书”。

古玩行业,向来就是个高投入的行当,没有一定经济势力者,也只能在旧书摊里,选些物美价廉的旧书而已。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天朝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当然最著名的老店非荣宝斋莫属!看过关于荣宝斋的的小说或者连续剧的人都知道,其前身是“松竹斋”,在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由当时书法名家陆润庠题写门匾。

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国年间,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更是这里的常客。以至于到今天,在荣宝斋里还能见到很多这些大家的真迹,就挂在墙上任人品鉴。

当然这种做法,早在清末民初时就有了,当年荣宝斋、大千画廊等琉璃厂老店,纷纷争悬名家书画于窗前,引来人们驻足观赏,成为琉璃厂的一道风景。当时,也是数荣宝斋的名画最多而最为热闹,到了今天,荣宝斋早就是国营的了,连门匾都换成郭沫若题词。

今天的琉璃厂,经过重建,大致回复了原貌。各种百年店铺林立,真品不少,但是价格昂贵,远不是吴晨这种想要捡漏的人所能消费得起的,所以他以前来过,却以游玩为主,权当是到博物馆,至于想买东西,则在边上一些小摊店或者分叉开去的小巷子里,讨价还价买些便宜的工艺品当纪念。

漫步在人群里,吴晨不禁感叹,一个古老的行当养活了多少人啊,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关注其中真正的文化价值呢?不说别人,就是自己,也是满心希望通过捡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关注的更多是起经济价值,或许,需要积累到生活无忧,才能好好欣赏古玩的真实价值吧。

再往里走,已经过了名店林立的路段,多是一些临街小平房改成的店面,或在路边支起的小摊。吴晨突然看到前面一个摊子,顿时哑然失笑,那不是歪嘴兄嘛。

这哥们不知道怎么流串到了这里,还弄了一身脏兮兮的黄色道袍,脚下瞪着一双看不出颜色的山寨耐克,正盘腿坐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忽悠两个女鬼佬,嘴里念念有辞,一双鼠眼不是落在那两个女鬼佬丰满的胸部上。

那两个女鬼佬一个席地而坐,一个半蹲着,把本来就丰满的身体绷的愈发充满肉感,年纪都不大,估计是留学生,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跟陈歪嘴交流,对这老道嘴里不时流露出的一些深奥词汇表示惊叹。

吴晨悄悄走到边上,听了半天,发现他们居然是在谈论《易经》,只是很多跟吴晨所了解的并不太一致,当下也不打断他,悄悄站在一边听陈歪嘴吹水,“就说这天圆地方图貌似简单吧,那你说说我们中国先祖有那么啥吗?弄这个东西肯定大有用意,是吧?有人说几千年前,就这图中已经完全体现了九宫相数,二阶矩阵这些数学概念了。其实这都不是我们祖宗的本意,只是恰好量化的规则都是一样的,你们总不至于也认为,先人弄这个东西就是为了代表当年超前的数学水平吧?不会,是吧?”陈歪嘴边说边盯着两个女生看。

那两个鬼妹好歹也算在中国学习了一段时间,知道“祖宗”这个东西最金贵,哪里敢说个不字,陈歪嘴每问一句,那两人就点一下头,那个坐着的金发美女还配合着“嗯


状态提示:第55章 天圆地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