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第9章 给父亲修坟

宣王准备给他的父亲修墓,老百姓说修坟。修坟和修城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对“城”和“镇”的概念搞不清楚,其实,城镇当初本来就不是一个意思。“城”是指人口聚集到一定规模的地方。“镇”是比较侧重于军事功能的地方。在很多地方地方,都是先有镇,再由镇发展成为城。世界本没有城,来的人多了就成了城。君王用兵,六军来朝,边关告急,七军挥鞭。

众多军人汇聚在一起,兵马粮草,军需物资供应,信息传递,基础配套等等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需求,周围的农民进来卖粮卖菜卖水果,顺丰、圆通、日升昌等物流票号也会应运而生。风波平息,战事告一阶段,军人一般就地军垦,慢慢成为垦民,这也是一个城市最早的原住民,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城市,所以,一般城市都有军事防御功能,其实,城市首先是城镇,然后才是城市。当然,二者一定相辅相成,合二为一了。

在周代,也可以说是在明朝以前的历代,大凡具有军事战略规划地位的城镇,它的城市所营筑的城邑通常有两层城墙,从内到外分别称叫“城”和“郭”。

“青山横北郭,北水绕东城”。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由此可见,至少到唐朝,城、郭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和建筑形制大体未变。特别是在一些兵家必争之地,或者是王公诸侯分封之地,就是必须不能变。这既是战争考虑,也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身家性命安全考量。

例如:西南的cd城,2300多年地名不变、地址不变、地位不变,如今仍然屹立于国之西南,成为经济、文化和文明意义上的政治中心,而且城市一直保持八卦形态的蜘蛛网建筑布局,并依托青藏高原自西而东的水势流向,形成自流灌溉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称为“天府之国”。

“青山横北郭,北水绕东城”。杜甫诗句的难点在方位导航,重点还在“郭”字,联系上下文,肯定指青山在城的北边了,河流成西北东南走向,如果有喜欢研究诗词地理的网友读者,此处可以进一步研究考证,将东西南北中分别出来。其实,此诗为避免重复用字,郭、城分用,其实此句写成“青山横北城,北水绕东郭”,意思完全一样。

城郭是安身立命之地,城郭是安寝祥和之所。难怪古代人去世后,要修墓,先要先挖个大坑,再修个棺,棺内再修个椁。这种形状,让人想起了“回”字,这里,让我想起“回”字,难不成我们天天归家………,此处最好不联想。呵呵,联想多了就不敢归家了,是不?开玩笑的。

修成里圈为棺,修成外圈为椁,这种形状的理论依据是,周代人视死如生,认为修养好的人死后会进入西天极乐世界,就是升天;生前作恶多端的人会被阎王爷打入十八层地狱,就是下地狱;

特别是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他们当然都希望升入西天,当然不愿意下地狱,他们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或者空间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于是按照生前所居住的环境,所生活的场境,设置自己的地下宫殿,现代人才看得到棺椁大墓,才看得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皇马俑,才看得见美伦美焕的曾候乙编钟,才看得见金戈铁马,金缕玉衣。

我们现代人才知道有如花似玉的少女活人殉葬的风俗。这个风俗在周代不仅是风俗,而是一种制度,不过,是要级别和财富资格的,不是你想有就有的。今天看来,让人不寒而颤。每每想到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妹妹被活活杀死,或者被活活埋进土中,最后都被埋在坟中,去陪那些老死的骸骨,总有一种非常惋惜之感,特别是现代人口比例失调,女少男多,光棍顺墙立的现实,更加让人觉得古代人是暴珍天物、灭绝人性。“老牛吃嫩草”就已经很不地道了,还要让人家陪死,这其实就是不仁道,也不是人道。

所以,古代那些制度都该灭亡,古代的人都该死!还是现代的人文明,人道,通人性!

当时要是有联合国秘书长,他一定会在海牙国际法庭提请,判他个反人类罪,特别是现在到处宣扬民主、充当世界社会大哥的美国小伙伴佬,可能首先第一个跳出来不干了。

不过,说回来,法不责众,法不既往。所谓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祖先们干的事,我们管不了呢还是管不了呢!美国人的祖先英国人听说也干过这等蠢事!罗马斗兽场的惨叫仿佛就在昨天,我们的祖先都不干净!

至于宣王把他老子的坟墓修在了那里,现在已经没有遗迹了,但是,据推测应该是在现在西安西大约25公里的马王镇的一处高城地,此地地处丰镐,乃宗周祭祀之地,庙堂所在,当地人时常听言:“要想富,挖古墓,一夜便是万元户,前面挖的发了,后面挖的抓了”,足见此地出土文物之丰。宣王给他父亲老子修的坟墓,大概也是按照上面的描述来修的。

可惜,历史就是历史,是非成败转头空。转瞬便没有了遗迹。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回再接着讲,谢谢。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9章 给父亲修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