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田小满心里一惊,这“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在现代不是贬意吗但凡电视上那恶人临终之前道出心声,总有这句话,私塾的先生怎生教给学习呢便问道“我且问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拴子把身子坐了端正,“其中的为读平声,指的是修身养xìng_ài护自己的意思。就是说人这一辈子,重要的是修身养性,明理知义。所以说人不为己,天理难容。”
田小满听了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她还注意到拴子读为是平声,也就是现代的二声。这古代的话原是有它的道理,就是放到现代也是合适的。只是不知道经过一代代口口相传,怎生变了意思。
所以这才是小孩子要进学堂读书的意义,不光学数学写字,还要经由先生授道传业解惑。她觉得这样甚好,一味地读书怕把拴子读得脑筋僵死,上午跟私塾的先生学,下午跟武馆的师傅学,再与同练之人来往,也能明白人世间的事情,是以放下心来。
田小满见拴子面前摆着书本,就是在背诵书文,“油灯再亮也光线暗淡,白日在学堂努力即可,晚上早休息。”
拴子摇头道“先生说考秀才要读的书很多,我这刚进门,不多花些功夫在上头,怕是十有八九考不中。”
田小满扶额。拴子这孩子近几个月身子抽了条,往上蹿了一蹿,考进镇上私塾之后,刘大成领去正式入了籍。实际不知他年岁到底几何,别人家五六岁的娃正是皮猴一般,神憎鬼厌。
可拴子五官生得好看,皮肤白净,但身体又不羸弱,说他六岁合适,说七岁也有人信。刘大成担心拴子岁数太小私塾会反悔,便将他的岁数报成了七岁。说头是他以前当镖师时有位同行病故,因家里贫穷媳妇跟人早就跑掉不知去往何处,便把儿子托付给了刘大成。
像泸沟村这样偏僻的山村,天高皇帝远,户籍登了之后也无人检查,不知过多年才将变动情况记上一笔。户籍也就是收户税的时候有用罢了。何里正也没为难刘大成,依着他的话给拴子办了户籍,登上去的名字叫刘庆云。
就算是拴子已经七岁了,可这么小的岁数去考秀才田小满对大良朝科举制度并不了解,但她学过范进中举那篇课文。范进中了举人就疯掉了,这也说明中举人有多不容易像范进五十四岁才中了秀才,而拴子七岁就要去考秀才田小满笑道“不急,只要往前学着即可,学到了就会考中的。”
拴子面上应了,暗地里却一再摇头。他进到私塾之后,才知道马长湖在私塾里做的是洒扫的营生。尽管如此,他也偷偷听先生教授一二,拴子就有次见过他听到尽兴时杵着扫帚的样子。
只不过私塾之地役人有向学之心是好的,先生和管事的也没说马长湖。马长湖惆怅地与拴子道“家里兄弟姊妹多,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到如今才知道读书的好处,只想考个秀才也能将爹娘护住。”他只管说,也没想拴子这样岁数的能不能听懂。
拴子却想起以前马婆子也说过此类的话,便有心请教,“马婆婆家与我们家相邻,二老身体康健,马伯伯们也帮着家里做活儿,为何还要你护住爹娘”
马长湖便叹一口气,将其中原委向拴子道来。原来马老三一家未分家,虽然家里有良田十来亩,院子里也有农具若干,兄弟们都十分能干。可待小的马长海成亲之后,这家是要分的。原本看着有些积蓄的家,分到四个兄弟身上,每家便摊不上多少家产。而各小家先后都会有下一代要养活,爹娘又慢慢老去,丧失劳动力,所以一代的生活会不如一代。
这原本也是村民的过活儿,很平常的事情。只不过马长湖到了镇上之后,见识到村外的生活,才心有所感。马长湖说,若自己有了功名,哪怕是村子里的里正也能高看一眼,还能结交同一个层次的俊才,多一处谋生手段,或买铺收租,或当殷实人家的教书先生,不比在村子里强上一万倍若能考中举人或进士,就能成为官家人,月月领取俸禄,才不枉此事。
马长湖平时心事无人可诉,此时有了听众便一倾而出,也不管面前七岁小儿能否听懂。
而拴子随后却想了明白长湖叔说的是读书能护住他爹娘,可后头规划的可是他个人的前途。这到底读书的用途在哪里现在他有了先生,心里存了疑有问的去处。择了一日便请教了杨先生。
杨先生微微头,读书的好处有多少来求学的人却没仔细想过,面前这七岁小儿就想到了这一处。便从读书能明理知事说起,既明了理知了事,便知孝为天。何谓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拴子自从有了要进私塾的愿望之后,心神得以安定,加上田小满跟刘大成的悉心照顾与教导,渐渐远离梦魇,心思变得清明。他已知自己为刘大成和田小满的养子,但感受到来自他们身上的温暖,便也把人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爹娘。
如今在私塾听先生讲席孝道,心里便存了理想,说一千道一万,孝存于心,化为形,若他能考中秀才,就能带爹娘带来体面,这番心思就此植下。
田小满也看出来拴子应得犹豫,小孩子心劲儿强是好事,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宝剑刚淬出来,总要经历过时间的沉淀才去褪去那些亮眼的光,变成不动声色的好剑,心道拴子还需要时间的打磨。这个也不急,他的人生还长久得很